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站在风口上 能源革命的思维方式

2015-08-25 08:35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能源互联网配电网清洁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多产业融合

依照跨域范围与应用层次,能源互联网由小到大可以被划分为能源局域网、能源广域网、能源主干网和最高层次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前两个层面形成局域消纳和广域互联,进而在地区、国家乃至洲际形成主干互联,多层级协调发展,逐步搭建起广泛覆盖的能源资源配置体系。

能源局域网可以对应于现实当中的微电网层次,就是在一个局部,比如一个园区、一个居民小区甚至是一栋商业大厦内部,形成一个能源网络。在这个能源网络内部,通过建设分布式能源、储能装置、综合调度系统,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相互转化,以及用户侧能量的灵活汇聚与分享。能源局域网扩大一圈就涉及到能源广域网的概念,它相当于现在的配电网或者城市电网层次,主要作用是在局域网或者分布式能源等基础之上实现开放对等的能量交换与路由。面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挑战,微电网灵活但存在供电不稳定等问题,大电网稳定但无法适应灵活接入和动态调度,能源广域网可以起到衔接和补充作用。再扩大一个范围,还需要建设能源主干网,它对应于目前电网架构中的输电层,作用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能源输送与调度,把能源从生产中心搬运到负荷中心。能源互联网的最高级形式也是最终形态,是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从赤道到北极,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能源配置。目前来看,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搭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国际能源安全与合作体系发展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可以作为具有可行性的远景目标纳入规划。

在能源互联网的语境下,为了给用户提供最佳的一揽子能源解决方案,现行的能源行业格局与商业模式无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分业经营的行业现状将被打破,在商品即服务思想的指导下,未来的能源企业必须能够把多种形式的能源融合起来应用,无论用户需要什么,是热是冷是光是动力等等,能源企业必须能够通过最经济的方式去满足。因此,各能源供应企业会形成逐步融合态势,以提升自身的全局综合优化能力。

如果能源企业被动被别人加,就是互联网+能源,如果能源企业适应趋势,主动战略调整,就是能源+互联网。因此,从能源视角来说,应该是能源+互联网。而对于广大能源企业,不管是加互联网,还是加别的产业,都应该以我为主体。

一种图腾

如今,向能源互联网企业转型,是能源企业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首先,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次,互联网的出现,也改变了企业的生态环境,不论是制造业,还是能源行业,即使原来跟互联网完全不沾边的企业,也在受到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是一个本然的过程,是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身处冲击中的企业,必须作出由内到外的生理性的调整,也就是所谓的转型。对能源企业来说,转型确实面临很多现实问题,诸如环保,减排等等。这些困难,需要企业主动去克服,而不是选择回避。

从另一方面看,互联网企业本身也是耗能企业,其数据中心每时每刻都消耗巨大的能量。因此,将能源与互联网进行结合,也是一个必然趋势。当然,什么是能源互联网企业,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但是,从长远来看,能源互联网必然是能源企业发展的一个图腾。

从0到1

打一个比方,有智慧的猴子,从来都不是只拿手边的东西,还在想着更远的东西。以电网为例,在没有特高压技术之前,我们电力输送到1500公里就是界限了,但特高压技术的出现,让我们资源配制的范围扩大了。因此,有人开玩笑说,特高压算不算一个互联网技术?其实,关于能源企业的发展,仅仅基于目前所看到的一些可能路径是远远不够的,不同行业的融合、相互借鉴可能会带来更多其他的路径,所以说,互联网确实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不过,能源企业转型还面临很多问题,无论电力也好,石油也好,不是光靠加一个互联网就能解决的。以光伏为例,加入互联网元素会带来更多的能源消费,更精准的客户对接,但行业整体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还需更多的基础研究,以及获得材料方面的突破。我国一直在寻求能源可持续发展路径,而真正能解决这一问题的,还是靠科技创新。无论光伏、风电,还是核电、海洋能,科技突破都是实现从0到1的关键。对于能源企业,作为一个创新主体,都应该把自身技术环节做好,这样才能做到能源+别人,否则只有被+的命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配电网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