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中国的工业4.0 不过是竹竿打月亮?

2015-08-26 10:18来源:管理智慧作者:包政关键词:工业4.0互联网工业3.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明这个观点的人会开车吗?弯道超车的事情只可能发生在赛场。在复杂多变的现实道路上,遇到弯道只能减速,一看二慢三通过,否则车毁人亡。

即便想在赛道上弯道超车,车辆性能不行,驾驶技巧不行,也白搭,除非对手更不行。

按照那些大V、大咖描述的工业4.0概念化的蓝图来看,与中国现实的工业技术基础差距很大。

竹竿打月亮,差的不是一点

在竞争性行业,至今没有很好的产业组织方式,无法在短期内用互联网的方式,把相关企业连接起来,更不要谈集成化和智能化,从原辅料到零配件到产成品生产。或者从需求到研发到制造,构建起一个互联网化的产业生态链。

现实的情况是,很多龙头企业或商界领袖企业,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产业组织方式”。甚至连自己的企业都没有组织好。说得夸张一点,这些企业往往是一老板,带着一群助手在那做买卖。

很少有这样的龙头企业或商界领袖企业,会出来扮演产业链的组织者角色,像日本丰田公司那样,认认真真地把供应链组织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关系体系。包括持续的帮助和扶持供应链厂家,并与他们共享产业价值链的长期价值和短期利益。

相反,更多的是用自己在产业价值链中的谈判地位,包括品牌的影响力和靠近消费者的相对位置,倒逼供应链,挤压他们的利润空间,拖欠他们的货款,强迫他们短期内扩大产能并不予以订单承诺等等。

当市场出现疲软,或降价促销的竞争压力太大时,这些龙头企业就开始跨界操作。几年以后,它们已经成为不相关多元化的企业。它们的战略通常是,以房地产为龙头,以商贸和证券为支柱,在商言商,全面发展,争夺阳光下的利润。

工业4.0意味着要把一个个企业连接起来,要有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组织者,用互联网的手段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连接起来,想想就知道这里面的差距有多大了。

如果我们再往细节上看,那困难就更大了。凡是了解中国现状的人都知道,在这些行当的供应链上,集聚了一批素质与装备参差不齐的中小企业,有的甚至是手工业作坊性质的工厂,难以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组织,形成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我想,不会有哪家龙头企业愿意去整合它们,把它们组织起来的,包括在物理层面上,把它们集成起来。

其中绝大多数供应链企业,离自动化或信息化差得太远。用农民的话说,好比竹竿打月亮,差的不是一点。

据说供应链管理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就拿饮料或服装这类供应链很简单的企业来说,要把供应链管起来,没有3年5年根本做不到。

原标题:中国的工业4.0,不过是竹竿打月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工业3.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