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透过现象看本质 工业4.0将如何落地

2015-08-27 13:10来源:清华管理评论关键词:工业4.0云计算智能制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最终目的上来说,工业4.0与人类历史上的前三次工业革命(或者说工业1.0、2.0和3.0)一脉相承,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提高生产效率。而工业4.0与前三者的不同之处,则可用两个词来概括:“互联”与“融合”。

在工业4.0所描绘的未来情景中,人、设备和产品将通过互联技术实现融合,在企业内部实现人与人、人与机、机与产品的无缝对接,在组织层面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的对接。以物理信息系统(CPS)为基础,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使产品设计过程、制造过程、服务过程以及企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工业4.0最突出的主线。

经过前三次工业革命,我们在制造“原子产品”和“比特产品”方面,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遗憾的是,这些知识就像两个分裂开来的大陆,“原子知识”只被用来制造原子的产品,而“比特知识”也只应用在创造比特产品上。工业4.0就是要将这两个分裂的“大陆”连为一体,重塑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海尔正在打造的“双胞胎系统”,就是这样一种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有机结合起来的尝试。通过“海立方”、“众创汇”、“海达源”等交互平台,海尔将用户的需求经由虚拟设计和装配系统转化为产品方案,再通过互联工厂的制造和智慧物流将它们配送到用户家中。

工业4.0本质上是构建在移动互联、云计算、3D打印等先进技术上的组织管理体系的重塑。CPS带来的智能生产环境,及其背后更为关键的“人—机—物”的互联,意味着企业与用户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实现价值的共创。面对“互联”与“融合”的新情境,管理者必须以新的管理思维思考资源组合的问题。

重塑战略思维:从一体化走向生态圈

工业4.0战略希望构建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互联和虚拟技术的应用,将产品制造从规模效应的地域局限之中解放出来。更快、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将是智能制造时代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通过一体化构建的企业边界,不再是保护企业的城墙,反而更像是限制企业的牢笼。

承接工业4.0的互联工厂,不是一套流水线或者一个车间,而是一个涵盖设计、采购、制造、营销和服务的全流程生态圈,是一种满足用户需求的体系和能力。放开企业边界,将最优质的资源接引到自己的智能制造终端上,才能快速满足用户需求。

重塑生产方式:从大规模制造走向定制化

顾客总是希望尽可能少的做出选择,因为选择需要消耗时间和精力。

大规模制造时代,顾客只能在企业提供的产品中进行有限的选择,付出的成本只能换来一个“最接近”顾客需求的产品。

原标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工业4.0将如何落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云计算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