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能源互联网:能源如何互联 充满悬念和期待

2015-08-28 09:15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互联网充满悬念和期待

记者获悉,去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发改委围绕”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三个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了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等七大类重大工程包。而对于诸多顶层设计中,能源互联网+充满了想象力。

众所周知,清洁能源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可再生能源:消耗后可得到恢复补充,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中国目前是国际洁净能源的巨头,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风力与环境科技公司的发源地。

(2)非再生能源: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包括使用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等)和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处理过的化石能源,如洁净煤、洁净油等。

能源互联网是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主对上述能源系统进行互联,实现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储能装置的应用,建立能源和信息流动的新型高效电网结构。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融合的能源系统,基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特点,通过能源物理网和互联网融合平台,进行能源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多边交易,实现整个能源系统效率的最优化。

专家表示,能源互联网除了具有自愈性、安全性、高效性、经济性和集成性的特点外,还具有在能源供应端可再生、在能源用户端实时交互等特征。可再生能源是最理想的能源,可以不受能源短缺的影响,但也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需要有水力、风力、太阳能资源,而且最主要的是投资和维护费用高,效率低,所以发出的电成本高,现在许多科学家在积极寻找提高利用可再生能源效率的方法,相信随着地球资源的短缺,能源互联网+正是各国在能源短缺时代的探索之一。

比如,国家电网官方微博在6月24日发布消息称,美国当地时间6月23日,该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纽约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科尔、法国常驻联合国大使德拉特等”进行了会谈,就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等达成重要共识“。

能源如何互联并全网共享?

互联网为信息提供了一个能使其随时随地被接入及获取的开放式平台,因此信息在全网内可以任意流动,即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网络内任意一点都可以获取另外一点的信息。然而,能源互联网并不具备这个特点,至少在直接意义上并不具备这一特点。

互联网中信息能够实现被网络内任意一点获取的一个原因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是无衰减的,然而能源的传输过程中是存在能量损耗,且不可忽略的,因此能源在能源互联网中从一点任意流向另一点是不切实际的;互联网中信息需要实现被网络内任意一点获取的另一个原因是互联网用户对信息需求类型的无限性及独特性,即每个用户需求的信息都是独特的;然而能源互联网用户对能源的需求类型是有限的,且可以被替代的,例如,大多数用户对于电能的需求都是50Hz的交流电。因此,能源就近传输与使用即可充分、高效、经济地满足能源用户的需求。并且,由于能源互联网中“自能源”的出现,传统的高度垄断的能源生产传输行业壁垒被打破,“传统的主流能源提供商”的能源生产权利被让渡给传统的能源消费阶层。同时,能源就地生产、就地消费使传统的能源长距离传输功能被极大弱化。对于普通能源消费群体,对比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专业性和大规模性,新能源的生产和获得更加具备便利性和小规模性。并且,能源互联网中新能源的普泛化使来自于能源消费终端的“草根能源用户”能够更加容易地通过局部互助来实现能源的部分自给自足。由于能源在传输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的现象并且能源需求类型的有限性及可替代性,能源不可以也不需要具备能够被网络内任何一个用户获取的特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智慧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