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能源互联网:能源如何互联 充满悬念和期待

2015-08-28 09:15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八项:

1.加快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构建完善的能源互联网系统总体架构、能源体系架构、IT体系架构、安全体系、运维体系以及标准体系等能源互联网框架体系,奠定能源互联网系统研究的基础。

大力推进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生产设施、储能设施、并网设施及能源网络关键技术研究,促进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逐步建成适应中国国情的安全、可靠、高效、可控的新型能源网络架构。突破过电压、大功率、高可靠、智能化的电力电子器件。

重点研究已有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加强能源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构建支撑能源互联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大数据分析与云计算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对能源价格、服务质量的反应,设计针对性的能源交易价格及能源激励机制。

2.重视技术标准的协调性

梳理能源领域与信息领域的相关标准,并针对两者的融合研制共性关键技术标准,与国际、国内智能电网标准协调,逐步建成开放、互操作的标准体系,尤其要重视技术标准的协调性。

3.加强园区及新能源城市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适应不同区域和应用需求,开展基于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能源互联网试点,开展基于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能源互联网多种形式的试点应用。

融合多种技术构建由移动通信网络、光纤固定接入网络、电力线通信等各项能源设施的基础接入网络,由大容量光纤网络构成的信息汇集和传输网络,由大容量高速路由器构成的核心信息交换网络。

4.提高能源生产的智能化与能源消费的精益化水平

鼓励能源生产企业建设智能工厂,采集工厂的运行过程数据、设备状态特征、能源运输存储等信息。鼓励能源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设备状态、电能负载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预测,开展精准调度、设备状态评估、故障判断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能源生产调度信息公共平台,促进电厂之间、电厂与电网信息对接,支撑电厂生产和电网规划决策,助力实现全国范围内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发电,切实解决弃风、弃水、弃光问题。

5.有序开放能源交易

推进电力价格体系逐步完善,逐步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发电计划,逐步放开输配环节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开展能源价格市场化区域试点,建立基于能源互联网的供需信息实时交互机制,推广实时电价。

6.通过需求侧管理与需求响应实现智慧用能

构建不同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以各类能源存储设施(蓄冷、蓄热、蓄电等)为中心的能源削峰填谷网络,加强智慧能源管理与服务系统,以实现能源的平稳供应,进而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提升能源效率。

在用户间普及负荷互济,探索基于直购电批发等模式推行用户的电网削峰,探索发展虚拟电厂调峰交易模式。鼓励在用户侧实现“智能用电”,按照《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实现用电在线监测并接入国家平台,逐步实现用户通过网页、APP等互联网方式登陆云平台管理和控制各用能设备和节点。

7.加强能效管理

加强工商业能效管理,提高工商业企业用能效率。构建能效监控平台,提升能源管理水平。以能源灵活交易为出发点,通过需求响应与负荷互济建立工商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侧管理。

8.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鼓励社会资本以混合所有制、独资等形式(PPP)投资成立新的发售电主体。大量吸纳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引导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节能服务公司等提供售电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售电主体向用户销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智慧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