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冷聚变(Cold Fusion)
“冷聚变”(Cold Fusion),这是一个曾经轰动世界,后来却被戴上“伪科学”的帽子遭千夫所指、至今依然饱受争议的技术。自1989年首次提出“冷聚变”以来,关于它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论到今天也没有定论。相信这一技术的人认为,未来“冷聚变”将成为超级能源,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之需。不相信它的人则对其嗤之以鼻,认为“冷聚变”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那么“冷聚变”到底是什么?它究竟蕴含多大的能量?它是伪科学还是超级能源?
最新报道科学家说冷聚变是真实的,这一次可能是真的![据en-maktoob.news.yahoo网站2015年3月10日报道] 冷聚变是富有革命性的能源,25年前就被发现了,但受到主流物理学家的冷落,现在由之后仍执着寻求该领域科学的研究人员重新开始研究。 最近在《当代科学》杂志中发表了34篇该领域专家的文章,来自印度、美国、中国、日本和法国的核物理学家报告说,冷聚变是真实的,应该认真对待。 冷聚变也称为低能核反应(LENR)的特殊部分。 1989年美国犹他大学两位化学教授宣称实现桌面实验中的聚变,他们说在用钯阴极电解重水时观察到反常的余热,认为这是由于氘核挤进钯的分子晶格发生聚变的结果。 美国物理学家说有直接证据证明冷聚变效应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在本质上是核反应,现在应该资助这项重要的工作,以研究冷聚变条件和其他相关效应,收集了解冷聚变所需的证据。麻省理工学院在最近3年把冷聚变作为学生选修课。 意大利科学家Andrea Rossi发明的工业级镍氢电池LENR反应堆已经工作,而且有两家公司争取在2020年前推出其自己的机型。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学者说:“实验证据表明,LENR可以有非常大的能量增益,但是商业原型机的工业设计仍比较粗糙。”(本文来自 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 作者哈琳)历史回顾伪科学还是超级能源?01轰动世界的科学丑闻 “冷聚变”是相对热核聚变而言的,通俗来说即常温常压下的核聚变。1989年3月,两位科学家——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马丁•弗莱希曼和美国犹他大学的斯坦利•庞斯向世人宣布,他们在用钯阴极电解重水时观测到了难以用化学反应来解释的大量热产生,他们把这种常温下的“超热”现象归因为发生了传统上需要上亿度高温才能发生的氘氘聚变,并命名为“冷聚变”。 “冷聚变”的发现打破了核聚变必须在超高温下才能进行的传统观念,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成为轰动一时的爆炸性新闻。这意味着这项技术能让每户每家拥有一个“人造太阳”,人类对煤炭、石油等一切其他能源的依赖似乎都将成为历史。
一时间,全球上千个实验室开始重复二人的实验,但却没有任何人再次见到“冷聚变”。很快,舆论开始将指责的矛头对向弗莱希曼和庞斯。“骗子”、“亵渎科学”、“伪科学”一类的言论铺天盖地而来。最终这两位科学家不得不关闭实验室,退出科学界,甚至改变国籍,隐居他国。他们提出的“冷聚变”也成了科学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自那以后,“冷聚变”成了科学界的禁忌词汇,“伪科学”的帽子牢牢扣在了“冷聚变”头上。即便是在今天,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仍拒绝发表支持“冷聚变”的实验结果。
02回暖之势明显 “冷聚变”虽然遭到了口诛笔伐,也得不到主流群体认可,但世界各地仍有科学家没有放弃对它的研究。日本、意大利、以色列、美国等国都有人在“私下”继续着“冷聚变”的研究,只是现在“冷聚变”在正式场合的名字已经变成了“低能核反应”,人们对“冷聚变”的态度已有所改观,它与主流人群的距离也不再是那么遥远,科学家们也不再像从前那样避之不及,很多大学也敢于开始公开研究“冷聚变”。
在2009年美国化学协会的春季年会上,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科学家纷纷站出来宣布,他们已经在实验室证实了冷聚变。当时参会的美国圣地亚哥海军空间和海洋作战部队系统指挥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一种由镍和金的合金组成的塑料探测器插入一个氯化钯和氚的混合物中,结果该探测器成功捕捉并追踪到了高能中子。研究人员认为这足以证明室温下可以出现聚变反应。与此同时,意大利国立核物理所的安东尼拉•尼洛称他在“冷聚变”实验中发现了大量的热量和氮气;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也表示,他们发现了大量的热量和伽马射线释放出来的证据。
这一系列消息公布后,舆论对“冷聚变”的态度似乎也在发生改变。《华尔街日报》、《大众科学》、《科学美国人》等媒体都一改以往的批判口吻,开始讨论“冷聚变”是不是“又回来了”。美国著名的《60分钟》节目还特别做了一期名为“冷聚变又热了”的特别节目,重新审视了一番“冷聚变”。当年曾认定“冷聚变”不存在的美国能源部也有所动摇,从绝对的否认变成了“不置是否”。
03争议还在延续 如果说“冷聚变”确实存在,那么为何20年过去了,冷聚变依然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甚至不能拿出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证实冷聚变真实存在的证据。重复性差可以说是反对者对“冷聚变”不屑一顾的最大原因。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张武寿博士。
张武寿将“冷聚变”与高温超导技术进行了对比。自上世纪初人类发现超导现象之后过了40年,超导现象才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而高温超导发现已逾20年但物理学家们还是无法理解。“冷聚变”与高温超导类似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在凝聚态中发生的,而当代科学不善于处理凝聚态这种复杂系统。
记者也曾试图联系多位业内专家,希望了解“冷聚变”的未来是否值得期待,但却未得到正面回应。其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知名核物理专家向记者表示,对于冷聚变,目前尚不宜宣传,当前要做的就是埋头苦干。对于“冷聚变”的未来,或许我们可以套用林肯的一句名言:“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冷聚变”究竟是伪科学,还是真知灼见,留待时间去检验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这一周的时间,核电行业有哪些动态要闻呢?小编精心整理了核电相关要闻,详情如下:竞争激烈核能要退出历史舞台?即使目前太阳能风能投资激增,核能一直是无碳电能的主要来源。但是,国际能源署在一份核工业评估的新报告中警告:“发达经济体中,核电已经开始衰败。在世界需要更多低碳电力的时候,核电
5月27日,谷歌在《自然》杂志上分享了一项历时数年、耗资千万美元的冷聚变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尽管项目并没有彻底失败,但这项研究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这宣告着谷歌联手麻省理工学院“冲击”冷聚变研究项目的失败,意味着在室温和相对简单的台式设备条件下实现核聚变反应已不可能。来源:美国科技媒
要从聚变中获得能源,就必须以足够强的力迫使氢的原子核聚合到一起,以克服与之相应的正电荷所造成的斥力。问题在于,所需的能量相当于几千万度的温度。但冷聚变的倡导者们声称,他们能够在不必利用高温的条件下达到如此大的能量。 1989年,两位电化学家声称,他们只用几个电极和一罐特殊配制的水,就引发了聚变。他俩因此上了全世界报道的头条新闻。但如果所称的能量输出真的是由聚变带来,那么与之相关的辐射本会在研究人员来得及报告其成果之前就将其击毙。由于一旦冷聚变成功,所获得的报酬甚巨,所以一些科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日前举行的“报国讲坛”上获悉,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积极与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广核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的公告。根据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之统计,2025年1月至3月份,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601.7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9.25%。总上网电量约为566.89亿千瓦时,较去
2025年4月2日,法国电力市场再度刷新纪录——盘中电价暴跌至每兆瓦时-413欧元,创下欧洲电力市场新低。这一现象的直接推手是春季充沛的日照与激增的太阳能装机量:法国今年新增太阳能产能预计达4.8吉瓦,且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该增长势头将持续至2035年。数据显示,3月法国太阳能发电量超出预期17%,叠
据新华社消息,4月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李干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毕业
2025年4月2日,三门核电3号机组第一台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主泵”)顺利吊装就位,正式吹响三门核电二期主泵安装攻坚冲锋号!三门核电二期工程每台机组共有4台主泵,单台设备重达72吨,属于核1级、抗震等级1级、质保等级1级的重大设备。作为核反应系统中唯一的转动设备,主泵承担着为反应堆冷却剂系
近日,法国电力集团(EDF)首席执行官卢克·雷蒙特(LucRémont)突然遭到法国政府的解雇。据法国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此次人事变动与法国国内电价持续高涨、民众及企业的强烈不满有关。在舆论压力下,电价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法国政府强迫EDF必须做出改变。电价高涨是直接导火索在法国民众和工业企业的
近日,百吨级硼同位素生产基地在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区正式奠基,标志着由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低温精馏法硼同位素分离技术,成功打通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成果转化全链条,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生产的跨越式发展。该项目建成后,有望实现相关硼同位素产品的国产化替代,为我国核能
近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现场释放江西天红研究堆反应堆主厂房浇筑第一罐混凝土(以下简称FCD)控制点。华东监督站始终关注天红研究堆的建设进程。春节前,组织对天红研究堆反应堆主厂房FCD现场准备情况开展核安全监督检查,对项目质量保证实施、人员配置、施工条件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法国电力行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其电力体制和发展模式为多国电力行业的学习对象。整体来看,法国政府对电力行业的监管和控制程度较高,与我国相似,国有的法国电力公司为垂直一体化电力企业,在多个领域呈现垄断态势。法国的电力体制也曾经历过一系列改革,2023年年中,法国电力公司再次实现完全国有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10日,中核核能开发(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金星,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由中国核电全资持股。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公布2024年度集团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共有45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7个,快随小编看一看一等奖项目。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核设计软件(cosNU)开发与应用为提升我国核电软件的整体技术水平,中央研究院依托国家能源核电软件重点实验室,联合上海核工院,自2011年起,在多项国家科技重
据esgnews网站报道,人工智能这样的先进技术需要强大和可持续的能源。Meta公司相信核能可以提供公司所需的稳定基础电力,以支持其数据中心以及周边社区。Meta日前发布技术征集文件(RFP),寻求在美国提供1-4吉瓦(GW)新核发电能力的核能开发商,计划从2030年代初开始供电。(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
新进展:大唐集团雄安总部开始招标11月19日,中国大唐集团置业有限公司发布预招标公示,将对中国大唐集团雄安总部项目勘察、基坑支护设计、地基处理设计、地下水处理设计、基坑监测、建构筑物沉降及变形观测技术服务(暂定项目名称)进行招标。该项目包含办公楼及其配套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11月1日,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宁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永宁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先进核能开发、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合作进行交流。申彦锋对张永宁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对宁德市近年来的发展成就表示祝贺,并介绍了中核集团近年来的经营业绩、产业布局、核能“三步走”
10月9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葫芦岛基地建设启动大会暨核科技创新发展研讨会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成功召开。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优化核科技能力布局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核科技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里程碑,对加快实现东北全面振兴、促进我国核
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6日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8届大会致贺信。李强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核能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年来,始终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双方在核能开发利用、核安全与核安
9月6日,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一行。双方围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在基础科研、前瞻性研究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宏伟出席会议。余剑锋对任友群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重点介绍了集团公司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1日,中国核电(以下简称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中核核能开发(北京)有限公司的议案》、《关于设立中国核电浙江舟山分公司的议案》。据悉,中国核电拟设立中核核能开发(北京)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下简称核能开发公司),公司拟出资50,00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1日,中国核电公告称,公司出资50,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核能开发公司,拟定公司名称为中核核能开发(北京)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玲珑路9号院东区10号楼,注册资本50,000万元,经营范围含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