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国外经验国际正文

德配天地:工业4.0和“第四帝国”

2015-09-07 15:59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李兆清关键词:售电市场电力市场德国工业4.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德国是工业4.0的发源地

众所周知,作为工业4.0的发源地德国,工业制造业水平世界第一。作为制造业大国,德国在3年前开始实施了一项名为“工业4.0”的国家战略,这在德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4.0”确实已上升为德国的国家级战略,所谓的德国工业4.0,事实上是德国政府3年前发布的10项未来高科技战略计划中的一个内容,是一项由政府投资2亿欧元,针对如何保证德国制造业傲立世界顶尖地位的“产业革命”计划,即在10~15年的时间里,通过“物联网”系统完成大生产,最大程度地实现生产全自动化、个性化、弹性化、自我优化和提高生产资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全新生产方式,以实现革命性、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最终目标。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德国的发展模式可能最值得称道。其经济增速始终名列前茅,战后很少发生经济金融危机;制造业实力强大,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财政收支平衡,金融体系稳健,房地产市场更是极少出现泡沫。从战后以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德国具备经济增长强韧、制造能力强大、虚拟经济发展适度、社保与财政保持平衡这四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目前,德国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四、欧洲第一,经济总量占欧盟的1/3,是当之无愧的火车头。德国精密机械、制药、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环保产业都闻名于世,其产品以品质优异而著称。

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德国近年来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始终稳定保持在20%以上。高比重的制造业不仅创造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也为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英、美、日等国家近年来制造业占比持续下降,其中英国制造业占比已由1995年的19.0%下降到2014年的9.5%,实体经济出现“空心化”现象。

制造业立国使“德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推动出口快速增长。从各主要发达国家经常项目中商品和服务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德国自2000年开始经常项目顺差持续增加,显著高于美、日、英、法四国。2014年,德国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为6.42%,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对制造业的重视和扶持也是德国一以贯之的强国之基。德国制造业所特有的“非市场性协调”(Non-market Coordination),即:供应链、集成商、银行、商会、研究所、职业培训机构、工会与公共部门等主体之间紧密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德国制造业企业能够在社会网络中获益,并不断进行渐进式创新。持续的技术创新是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根源。

据统计,在德国制造业营业额中,27%以上来自于产品创新,德国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始终保持在3%左右,在发达国家中仅次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之前,德国创新政策是扶持国家性的研究中心,进行重大项目科研攻关。20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创新政策体现在创新聚集带上。各类型企业、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组成开放性的创新网络,并根据各自的优势在链条上的不同阶段工作,可以选择与研究院所共同完成研究任务,也可以选择外包,将研发任务交给研究院所。这种创新模式更适合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德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到德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相当一部分都是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通过在某些细分领域的持续深耕,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成为推动德国出口乃至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德国政府也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发展,1984年开始实行对中小企业的特别优惠条款,1986年开始税制改革,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固定资产折旧率从10%提高到20%。与此同时,德国按《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政策总方案》设立专项基金,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资助。

以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保障是德国特有的一种学生培养模式,即高校与企业或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理论学习在高校,实践培训在企业。学员在职业教育期间所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不仅积累了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结束后即能投入工作。据统计,60%的德国年轻人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接受培训,确保了德国制造业的人才供应。

( 来源: 北极星售电网 作者: 李兆清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市场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德国工业4.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