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实例】江苏泰州:配电网管理跨入大数据时代

2015-09-14 09:11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周明亮关键词:配电网建设大数据供电质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月2日,江苏泰州供电公司运营监测中心正在为配电网运行效率监测分析系统进行维护工作,这标志着泰州供电公司配电网管理跨入大数据时代。

系统上线实现了泰州供电公司供电能力监测和预警、运行效率监测和预警、数据挖掘、数据质量监测等监测分析功能。该公司充分利用系统功能,结合配电网管理实际,实现相关系统深度融合和数据互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泰州供电公司推出了特色的十大电子看板,实现了配电网管理的全过程管控,配电网管理跨入了大数据时代。

在配电网规划方面,利用系统的数据贯通成果,构建了以线路为单元、配变为节点的“数据分析库、规划问题库、项目储备库”。通过系统发现的配电网设备效率低、区域效率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优化了泰州地区99个供电分区、427个供电网格的规划方案,有效提升了近3年配电网项目立项针对性和科学性。

配电网建设方面,该公司依托系统供电质量监测成果,为试点建设泰州首个高可靠性示范区提供决策依据。在充分研究了10千伏双环网、单环网向高可靠性供电网架过渡的一、二次设备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利用系统“点、线、面”监测应用成果,创新提出同一主变不同母线出线的“双花瓣相切”网架接线模式。

在配电网运维管理方面,该公司利用系统大数据技术挖掘“高效率设备和供电分区”的典型特征,探索通过分段负荷监测发现线路型号不匹配、线变不协调、无效联络等问题,促进该公司配电网运营问题及时发现、就地解决。通过系统监测发现,10千伏界沟Ⅱ线分段数量过多且第二分段负荷大于2兆瓦,不满足规划导则要求,业务部门制定方案对10千伏界沟Ⅱ线一、二分段负荷进行切改并调整联络开关位置,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系统分段负荷监测功能解决了现有只能通过调度EMS监测配电网出线开关负荷的问题,如泰州市区10千伏城北Ⅲ线2015年4月份调度EMS系统累计最高负荷为5.51兆瓦,负载率达到51.2%处于正常状态,但通过配电网运行效率监测分析系统监测到第二分段负荷为4.21兆瓦,第二分段内导线为120平方毫米、额定输送容量为5.5兆伏安,负载率已达81%,处于重载状态,有效发现了电网运行隐患。

自1月底系统上线以来,泰州供电公司利用配电网运营效率监测分析,查找导线截面不超过70平方毫米且负载率大于70%的“卡脖子”线路共计21条,消除低效配变261台,低效供电分区同比减少3个,协调度低的片区同比减少2个,配电网运行效率分别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协调度同比提升14.8个百分点。

2014年5月,该公司正式启动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运营监测与分析”系统试点建设工作,于2015年1月份在公司4家试点单位中率先上线试运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电网建设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供电质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