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洞察】2017年汽车动力电池产能或将阶段性过剩

2015-09-14 09:34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关键词: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2016年后,为了补贴疯狂上市的新能源汽车的种种问题开始暴露,尤其是安全和售后。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陈全世近日在某会议上表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并不能掩盖关键技术的缺失,在整车集成、轻量化、电池、电机、电控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未解决,“可以预见,明年可能是新能源汽车产量的低谷,销量可能大幅跳水”。

多位业内人士预测,2016年后之前几年已上市或运行的新能源汽车各种问题或将集中爆发,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①新能源汽车由于“大干快上”等某些原因引发起火等安全事故;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衰减导致续航不足等问题;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及再利用问题凸显。这些问题将极大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甚至将这一行业带入低谷。

(3)2017年车企或将放缓推出新能源车型

一方面2017年车企需要一整年消化新能源车售后问题,另一方面2017年和2018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相同(无退坡)。基于这两方面分析,预计2017年车企或将放缓推出新能源车型。

综上,受2017年国家补贴标准大幅退坡、2016年后已运行新能源车售后等问题大爆发、2017与2018年补贴标准相同等因素的影响,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下降,直接导致汽车动力电池需求量减少,进而出现汽车动力电池产能阶段性过剩的现象。

四、一些建议

1.寻找与补贴无关的销售出路

为减少因补贴退坡导致新能源车销量下降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应逐步摆脱政策依赖症,另寻销售出路,比如微型电动车市场。

2.动力电池企业在忙于扩张产能的同时不要忽视技术投入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制造商在技术投入与技术水平上,仍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而随着市场发展,汽车制造商对车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正逐步提高,他们要比现在更加注重安全性、成本与储能能力。在国际上,像博世、巴斯夫公司等都在想尽办法研发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试想,如果有更安全、更廉价、储能能力更强的锂离子电池出现了,忽视技术投入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岂不是将失去更大市场?到那时,产能过剩只会进一步加剧。因此,国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在产能投入与技术投入上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3.转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浮躁作风,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热点,国内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在产品上呈现一种“重量不重质”的浮躁现象。这种浮躁伴随着产品质量不过关、不经过充分时间的检验检测即投放市场等问题,最终将给新能源汽车用户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带来伤害。

4.建立汽车动力电池循环体系。

建立汽车动力电池循环体系,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能源、资源输入项和废物排放项,才是汽车动力电池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原标题:警惕:2017年汽车动力电池产能或将阶段性过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