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纯干货】我国能源消费的四大特征与能源转型

2015-09-15 09:16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能源消费新能源产业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利用效率:弹性系数从大于1到小于1

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同时,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联的单位GDP能耗也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能源消费弹性也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变化。

一般情况下,在工业化进程中,一个国家的单位GDP能耗会呈现出一种先快速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的过程。我国也遵循了这一规律。1953年开始到1960年前后,工业化开始起步,单位GDP能耗飞速上升;1960年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国民经济的调整,生产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一时期万元GDP的能耗出现了比较剧烈的波动,但总的来看,没有超过之前的最高水平。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产业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能源利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单位GDP能牦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过程,到了2013年,万元GDP能耗只有0.66吨标准煤,较1977年16.25吨标准煤的水平下降了95.9%。

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也能反映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对变动关系。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过程。第一阶段是1954~1977年,这一时期除了个别年份外,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大于1,说明当时我国的经济增长效率较低,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仅得到较少的产出;第二阶段是从1978年之后,除了少数年份之外,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小于1,说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这也印证了之前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的事实。

未来趋势:集约节约利用

在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下,未来我国的能源消费必然向着集约节约利用的方向发展。

未来我国能源消费的总量仍然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首先是城乡居民的能源消费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农村地区,这一趋势表现迅猛,这主要由于城镇化的推进所带来的能源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的升级换代所带来的能源消费的增长。相对而言,能源供应的增长要明显慢于能源消费的增长,一方面国内的能源供应量有限,另一方面能源进口量也受到相关国家限产措施的制约,因此未来我国能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与此同时,化石能源仍将长期占据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统计数据显示,1953年煤炭占据了我国能源消费的94.3%,居于绝对主导的地位,石油、天然气以及水电、核电、风电分别只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3.8%、0.1%和1.8%。此后,煤炭资源在总的能源消费中比重开始逐步下降,但直到2013年煤炭的消费比重仍然维持在66.0%左右。石油消费所占的比重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增长得较快,之后则维持在总体能源消费的20%左右。水电、核电、风电等这些相对较为新型的能源类型所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反映出我国对这些能源的需求也在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长。但总体而言,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居于主导地位的现状难以在短期之内改变。

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将不断深入推进。现今我国太阳能、风能和核能利用的增长速度较快,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毕竟牵涉到开发的技术成本以及普及推广的经济成本,因此虽然未来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不断推进,并将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点,但眼下还无法实现对化石能源的完全替代。(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我国能源消费转型迫在眉睫

千里能源“一线”牵近日,第六届中国(甘肃)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在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市举办,不少代表行业前沿的新能源装备技术一起亮相,吸引了来自意大利、白俄罗斯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进行贸易洽谈。同时,国内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的代表们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

快速成长伴生烦恼

“过去10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制造产业体系基本成熟,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介绍,到今年6月份,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1.05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达3578万千瓦。

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我国新能源产业实现了技术装备快速进步,国产设备已经出口20多个国家。“我们现在能够生产1.5兆瓦到6兆瓦各个规格的风电机组,太阳能光伏制造最近5年时间占据着世界市场的第一位。2014年,中国制造的太阳能光伏板占到全球市场的67%。”梁志鹏说,中国在风电、光伏发电领域已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市场。详情点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消费查看更多>新能源产业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