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能源行业“隐形”壁垒:药未到 病未除 怎么破?

2015-09-15 11:28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聂光辉关键词:能源市场竞争机制国企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果说腐败中的权、钱、色交易是在明处,那么利益驱使下的人为的建立竞争壁垒的腐败就是在暗处。竞争壁垒的腐败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不易分辨,表面看,大部分的竞争壁垒具有表面的合法性,是出于用户的技术需要,实则是出于对某些企业或个人的利益保护。

竞争壁垒的腐败使得市场竞争没用充满得到体现,比如光伏“路条”,就使得一部分在技术领域内优质的企业因为入围资质的限制,丧失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不合理的竞争壁垒给了一部分企业或个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权力设租寻租提供了空间。

实则竞争壁垒的腐败问题存在已久,为何无人过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竞争壁垒腐败的形成带有隐蔽性。能源反腐虽然有利于快速撕裂旧的能源不良交易的利益腐败链条,但是,如果腐败的基础还在的话,那就等于换了一批蛀虫而已,药不到,病也未除。

能源新秩序:公平竞争机制如何建立?

什么叫公平的竞争机制?过多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了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主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的产品的是否入围,这是不全面的。公平的竞争机制应当充分考虑到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员工福利,环境担当等诸多因素,否则也不符合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人均机遇相当的情况下,谈公平的竞争机制的建立才有意义。新秩序下的公平竞争机制应当是以人为本,应当是每个人的机遇的公平性,而不应当是某些小集团或者某些企业主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优先享有能源发展带来的利润。

能源国企改革、重组形成了新的能源供应、交易格局,在新秩序下,有利于着手创建新的竞争环境,如果能够打破旧的竞争壁垒的话,市场竞争将更趋向于公平。

9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作为新时期的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国企企业改革的推动作用值得市场期待。

事实上,国有企业中的部分能源领域的企业已经进行了早几年已经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尝试,尤其是部分央企,在改革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但在改革过程中,在新秩序下的公平竞争机制的建立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市场本身充满了竞争,能源企业改革的目的是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是把市场蛋糕做大,而不是把原有的市场蛋糕分出去,这与能源国企担当的国家责任分不开的。

能源领域反腐,长期来看,利国利民,如此短期内对能源领域大动“手术”,能源市场痊愈尚需时日,可能会短暂的出现能源市场低迷现象,不过,大病用猛药,能源领域腐败严重,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也急需一个清廉的管理环境。

能源反腐,抓几个蛀虫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是祛除腐败的根基,比如,能源领域的不良竞争壁垒的铲除,在这其中,如何区别行业竞争壁垒策略的是否合理、合法,也非短期内就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目前的能源反腐任重而道远。

能源反腐的另一个效果就是使得原本的腐败利益链条断裂,使得能源领域的改革阻力大大减小了,这有利于建立能源市场新秩序,但在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公平性得到真正体现,也是值得思考的。(作者:聂光辉,华夏能源网www.sinoergy.com特约作者、能源互联研究与实践者。)

原标题:不良竞争壁垒滋生能源行业“隐形”腐败:药未到、病未除,利益链条如何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市场查看更多>竞争机制查看更多>国企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