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弃风”困扰产业发展 新疆多方式破解制约瓶颈

2015-09-21 09:05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徐效梅 杨涛利关键词:弃风新疆风电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雾霾笼罩,是危机,也蕴藏转机。2010年初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尤其是要重点抓好乌鲁木齐等中心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力争5年内解决好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随后,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全面启动新一轮蓝天治理进程。

治重症下猛药,治污染出重拳。5年来,乌鲁木齐市累计投入454亿元,实施了能源结构调整、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环境综合整治等126个重点大气治理项目,尤其是实施了规模空前的“煤改气”工程,彻底改变了过去以煤为主的城市能源结构。同时,完成了中心城区55家化工企业的关停搬迁,淘汰1.8万辆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提出“5个百分之百”严控扬尘污染,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优良率85%,比2009年增加48天,创下自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成绩,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显著提升。环保公众满意率由2011年的74.28%上升至2014年的85.75%,连续4年上升。

为改善全区空气质量,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2014年4月,新疆正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探索科学治污新举措。加大重点区域污染防控,推进乌鲁木齐区域大气联防联控,在奎屯—独山子—乌苏区域、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库尔勒市分别设立自治区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联防联控区域内新建或现有企业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不仅如此,新疆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以唤回蓝天为突破口,不断加大环保投入,扎实推进了一批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昌吉州,全面启动实施“蓝天行动”三年计划,实施245个重点环境整治项目,力争3年内基本消除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使全州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在克拉玛依,通过实施“蓝天工程”,到2016年底,克拉玛依市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将明显下降,力争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8%以上、克拉玛依区和白碱滩区达到94%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环境污染问题较多的被约谈县市区,也纷纷出重拳治污。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已先后对工业园区以外散落在乡镇街道的776家工业企业全部进行关停、搬迁和转型。阜康市近两年投入6.4亿元,从资源开发和污染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铁腕治污。

抢抓历史机遇,推进绿色转型

从2013年起,乌鲁木齐市开始逐步实施五大主力电厂关停工作。新疆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苇湖梁电厂成为首个关停电厂。关停后企业何去何从?

绿色转型为企业“起死回生”开辟了阳光大道。苇湖梁电厂利用乌鲁木齐市丰富的风能资源,规划建设300兆瓦风电场,由燃煤为主转变为可再生能源为主。这座有着60年建厂史的电厂于2013年年底正式关停,次年4月,电厂达坂城风电300兆瓦项目正式动工。

在连霍高速公路达坂城路段,一大片风力发电机擎天而立,迎风飞旋,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8月4日,继白杨沟风电一场、西沟风电一场先后投产发电后,苇湖梁电厂大连湖风电一场最后一台风机并网成功,这标志着苇湖梁电厂达坂城300兆瓦风电机组整装投产发电。

此举有助于改善乌鲁木齐的电源结构,缓解电力行业的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据测算,300兆瓦的装机容量可以满足乌鲁木齐15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自治区环保厅提供的一份新能源发展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疆电网并网风电发电量7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高于新疆总发电量增长速度的18%,也高于火电发电量增速。而水电发电量则明显“缩水”,其占比已从2011年的14.94%,下降至2014年的8.21%。

然而,在风电高速增长的同时,“弃风”顽疾困扰着产业发展。2014年,全疆风电平均弃风比率达15%左右,局部地区接近30%。为此,新疆一直探索多种方式,破解制约新能源电力发展的瓶颈。目前,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和阿勒泰地区已列入国家风电清洁供暖推广工作的重点地区,风电清洁供暖实施方案正在编制当中,预计风电清洁供暖试点工程最快将于今年底建成投运。

与全国一样,当前新疆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约束、资源约束日益明显。因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必须只争朝夕。

西部的伊犁州,自然生态好,煤炭、水资源丰富,如今也面临着资源开发“受限”的局面。如何有所作为?他们努力利用资源环境约束机制促进绿色增长,一手做减法——为强化伊犁河谷生态保护,伊犁州组织环保专家对伊犁河流域所有水电规划项目进行了重新优化、论证,停建和拒批的小水电开发项目34个,以此给生态环境让路。同时,对昭苏、特克斯和巩留县实施差别化政绩考核政策,弱化GDP指标和工业增长,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考核权重。一手做加法——通过政府引导,积极引进企业投资,以社会资源作补充,不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全州在环保上的投入每年达6亿元。

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则抢抓机遇,转型发展。近年来,阿勒泰地区抢抓国家开展重点功能区试点机遇,依托生态优势,在全疆率先提出发展生态产业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以及清洁能源,推动经济增长由过去拼资源、拼消耗,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同时,按照自治区提出的区域定位,正在打造新疆“两个可持续”示范区,力争建成代表新疆的重要“会客厅”。

“过去以GDP论英雄,矿产资源是最大优势,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 7月21日,阿勒泰地区地委书记邓章武在地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说,从当前来看,我们最大的可再生资源优势是水土光热资源,其次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第三是丰富的清洁能源,最后才是矿产资源。重新审视阿勒泰优势,看清和放大这些优势,才能更好地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原标题:大美新疆展现绿色发展生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弃风查看更多>新疆风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