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电网互联运行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和需解决的问题

2015-09-29 08:39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关键词:电网互联电力系统电网运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一次调节不同, 机组的频率二次调节属于集中控制模式, 其调节依据的是控制中心的AGC控制指令。这意味着, 机组只要准确地执行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即可, 而无需关注这个调节是否对整个系统产生何种影响。

为引导所辖AGC机组可靠、有效地运行, 控制区域必须要采取措施来跟踪、判别所辖各AGC机组调节性能的优劣, 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对AGC机组执行AGC指令的好坏进行评价和奖惩, 以期奖优罚劣, 达到更好的区域AGC控制性能。

2.5 指标加权的研究

指标设计的长期累加方式, 意味着CPS1指标在评价周期的每个时段价值相同, 然而, 在负荷波动过程中AGC的调节费用分时段价格不同。如果控制区域调节能力充沛或行为规范, 则会在负荷平稳波动和异常波动时段均进行足量调节, 系统频率质量较好, 各时段CPS1瞬时指标均较好, 整体统计值自然也符合要求; 但如果控制区域调节能力不足或有意进行投机调节, 则会利用上述分时段等价的CPS1指标和不等价的AGC费用间的矛盾, 在负荷平稳波动时段超量调节以取得较高的瞬时CPS1指标, 而在负荷异常波动时段不足量调节, 瞬时指标较差但节省AGC调节费用, 从整个考核时段来看CPS1指标仍合格。

后一种调节策略可为相关控制区域节省AGC成本, 提升了个体利益; 但其控制行为会造成整个系统的频率质量下降, 损害整体利益。而CPS标准对此无法约束。

可以考虑采用分时段指标加权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可减小负荷平缓时段指标所占权重或加大负荷剧烈波动时段指标所占权重, 从而有效地阻止上述不利于系统整体利益的调节行为。

2.6 频率调整目标带的设定

将频差定义为实际频率与计划频率的差并按照这一定义设计的评价标准, 将计划频率附近调节价值与其他频率运行点等同(实际上计划频率附近无调节价值), 可能会引导控制区域过于追求将系统运行频率调整至计划值, 造成无谓调节, 不利于节能减排。

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式是, 对评价标准中的频差定义进行修改, 在频率—时间坐标空间将固定的计划频率(可视为调整的目标)由一条直线拓展为一条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变换其宽度的目标带, 这样就相当于规定了频率的调节死区, 从而使标准引导的控制行为更接近于电网的实际运行要求。

上述做法既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机组的无谓调整, 减少机组磨损, 又可便于运行管理机构根据系统运行状态调整控制目标要求, 引导机组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自适应控制。这些都对于节能减排十分有利。

当然, 控制区域根据运行情况制定自适应的调节策略, 如, 改变频率调节死区等, 也可以解决前述问题。但与之相比较, 设置目标频率带的方式更为科学和严谨。(刘娆 巴宇 常烨骙 李卫东 单茂华)

相关阅读: “智能电网”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

原标题:刘娆, 等: 中国互联电网运行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和需解决的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互联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电网运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