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充电设施建设 市场端倪初现

2015-09-29 10:04来源:电池中国网作者:木兰关键词:充电桩建设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标待定 充电桩国际化成隐忧

9月22日,工信部发布公告称,“GB/T 2023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3项系列国家标准已经通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审查,我国充电接口标准修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唯一一家通过美国、欧盟和中国专业认证的充电桩制造商,富电科技在兴奋于国内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内充电标准迟迟不能出台而焦虑。

“我在美国每建一个充电桩,就相当于为日本充电标准成为国际通行标准出了一分力。所以我很纠结,我很希望建的是使用我们中国标准的充电桩。”富电科技董事长庞雷表示担忧。

在庞雷看来,“我希望业界能够关注中国标准国际化的问题,因为中国充电标准的国际地位直接决定着未来我们在新能源全球产业链上的主动权。”事实上,国内电动车发展至今,市场混乱和技术不稳定导致了以造车为重心,服务设施及标准建设都严重滞后。

早在2011年年底,工信部就曾发布了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之间互联互通的基础性标准,其中充电接口标准由汽车行业归口,包括通用要求、交流充电接口、直流充电接口三部分,通讯协议标准由电力行业归口。目前国内的充电基础设施都以此标准为准。但由于标准制定之初应用经验和数据积累不足,充电接口和通讯协议标准的部分条款和技术细节规定不够细致,应用过程中出现不同车辆和充电设施之间还存在不能完全兼容的问题。2014年,国家标准委正式下达标准修订计划,汽车行业和电力行业共同协作,进行了多次讨论和试验验证。

充电国标的迟迟未出台,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内已经建成的大批充电桩因为充电接口的不兼容而利用率低下。在充电市场向社会资本放开后,充电桩的建设主体进一步多样化,除了国家电网、整车企业,还有富电科技、特锐德等充电桩设备以及运营商。无论公共充电站还是企业自建充电桩,都会出现因为接口不统一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在庞雷看来,国标滞后带来的后果绝不仅仅是以上提到的资源浪费问题,在国际电动车产业竞争中,国标的缺失已经让中国丧失了竞争先机。在全球新能源起步阶段,充电标准的地位意味着话语权的大小。庞雷强调,“现在一定要未雨绸缪的是,中国标准的国际化”。充电桩行业必须设置准入门槛,中国电动车行业只有抱团推进,才能让整个行业更规范化,国际竞争力更强。

相关阅读: 充电设施建设将加快 新能源汽车迎发展机会

原标题:充电设施建设 谁主沉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建设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