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中国制造2025”如何拯救东北

2015-10-10 09:38来源:和讯网作者:易鹏 周济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智能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中仅节能效果就非常可观,易观智库《工业4.0专题研究报告2015》描述,机器人热能回收技术每年可节约用电超过780万度;涂装环节实现节水30%,节能40%,减排20%;高速冲压机生产效率提升70%,节能50%;全工厂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超过五成。

中国制造2025”是重振东北的抓手

振兴东北是我国坚持多年的国家战略,虽然东北经济开始面临新的困难,但东北的工业基础依然良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潜力巨大,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振兴东北经济的最重要抓手,也是必然的选择。

根据2014年的统计公告,黑龙江省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是5591.8亿元,占全年GDP的38%;吉林省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是7287.26亿元,占全年GDP的53%;辽宁省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是14384.6亿元,占全年GDP的51%。可以看出,除了黑龙江省工业相对不发达意外,另外两个东北省份的工业占比都超过一半。但同时,三个省份的第二产业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年GDP增速,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缓慢,是导致东北经济增速下行的主要原因。而“中国制造2025”所代表的制造业发展方向,恰恰又是东北工业急需改进的地方,所以其发展战略的针对性很强,正式破解东北经济下行的一剂良药。

同时,在东北优先进行制造业复苏战略,还对东北经济有很多好处。首先,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型行业,能够拉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带动其他第三产业发展。第二,东北的工业中,国有比例较高,在第二产业进行改革,能够率先打破体制机制僵化,革新社会观念。建立全新的人才机制并最大程度的发挥资本的力量。第三,东北人民对制造业感情深厚,渴望恢复东北制造业过去的荣光。在东北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能够快速形成社会共识,凝聚工人阶级再创业的力量,激发全社会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

激活存量资源

东北长期作为中国的重型制造业发展基地,积累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有很多工业产业的技术水平,总体产值在我国依旧名列前茅。而东北地区经过多年的投资,已经积累了巨大的存量资源;长期的工业发展,沉淀了相对丰富的熟练技工资源,地区工业成熟度非常高。

而就具体工业升级方向来说,东北因其具有众多的优势工业产业,能够提供很多的转型升级和再投资机会。

主要体现在:依托沈阳、哈尔滨等地产业优势和已有工厂,重点突破工业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设计、试验检测等关键技术;

依托长春、大连、齐齐哈尔等地产业优势和已有工厂,完善轨道交通设备全产业链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实验验证、运用维护和产品标准体系,提升整车集成和后端服务能力;

依托沈阳、大连、齐齐哈尔等地产业优势和已有工厂,突破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技术相关的智能数控系统、在线检测、可靠性等关键技术的产业化;

依托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地产业优势和已有工厂,整合半导体装备产业研发资源和供应链,攻克集成电路装备关键技术、光电晶体材料高端装备技术,形成紧密的产业配套。

依托沈阳、哈尔滨等地产业优势和已有国家重点企业,加强航空装备产业技术研发,重点开发干支线飞机、直升机、无人机、通用飞机、航空发动机等,突破相应设计、集成和试验测试等关键技术。

依托哈尔滨、沈阳等地产业优势,建立大中小全系列燃气轮机的研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等产业基地,重点突破燃气轮机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生产;

依托佳木斯、齐齐哈尔、赤峰等地产业优势,着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机械装备制造,加快研发和检验检测平台建设,突破大马力动力、高效收获、精密播种、田间管理、饲草料机械及配套零部件关键技术;

依托东北地区工业升级,环保升级的发展机遇和东北地区的高校研究资源,建立国家级的环保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

依托鸡西、鹤岗等地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石墨产业技术,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提升研发、试验测试和产业化水平;

依托大连、大庆、盘锦等地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技术的研发和节能环保化生产。

原标题:盘古智库:“中国制造2025”如何拯救东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工业4.0查看更多>智能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