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通信市场正文

“中国制造2025”值得德国企业积极参与

2015-10-10 09:56来源:外交部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电力装备智能制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德中经济联合会日前在科隆举办德中经济合作研讨会,以“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为题,围绕工业转型和德中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机遇展开深入讨论。北威州经济部国务秘书霍泽尔斯基、德中经济联合会主席卢克斯、德国汇丰银行监事会主席施密茨、德国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希格斯、科隆工商会主席格尔克等近300位经济界人士出席。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冯海阳应邀在会上做主旨发言。发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霍泽尔斯基国务秘书,

尊敬的卢克斯主席,

尊敬的各位企业家朋友们,

女士们、先生们:

感谢本次研讨会的组织者邀请我就“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这个热门话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首先,我应约介绍一下“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究竟有哪些主要内容。

中方认为,中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大约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制造2025”也就是三步走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这个纲领将从哪些方面促进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中方专家用“一二三四五五十”做了概括。

“一”是一个目标,即成为制造强国。

“二”是指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个目标。

“三”是通过“三步走”战略来实现目标,大体上每一步用10年左右的时间。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四”是四项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合作共赢。

第一个“五”是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这些针对的都是中国制造业的五大短板。

第二个“五”是五大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旨在强化制造业基础的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最后,“十”是十个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天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电力装备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