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充换电站访谈正文

新能源汽车发展须政策法规两手抓 充电设施为最大发展障碍

2015-10-19 16:5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作者:曹宏源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50年电动汽车将占总量的50%

中国电力报:根据规划,2015我们的电动车产量将达到50万辆,2020年是500万辆,你怎样看待这两个数字?

陈清泉:我们根据中国能源和环保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个电动汽车发展的模型,总共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现在到2020年,主要目标是减少PM2.5。这个阶段希望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加上插电式)占到汽车总量的2~3%(总量在500万辆左右),主要领域是公交车、出租车和短途物流。因为这些车消耗的能源和排放量大约占到汽车总量的30%左右,因此在这些领域推广,治霾减排的效果会比较明显。

第二个阶段是从2020年至2030年,主要目标是减少石油的使用。这个阶段传统汽车还将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所以石油的使用量也会继续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占比要达到10%~15%。根据测算,在2030年左右汽车使用的石油数量将出现下降。

第三个阶段是从2030年至2050年,主要目标是减少二氧化碳。这个阶段石油的使用量将减少。通过洁净煤、新能源替代等方式,届时低碳化发电将是趋势,而各种燃料电池的出现也将推动这一变化。希望这个阶段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 50%。

中国电力报:那中国目前电动汽车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陈清泉: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不是技术问题,目前关键是缺少好的基础设施和好的商业模式。推广电动汽车最大的阻力是在城市里,市民的最大顾虑就是充电问题和安全问题,价钱则是次要的。

电动汽车有个特点是初期成本高,但是运行维护成本低,因此适用于总里程大,但由于现在电池的技术水平只能使电动汽车每次行驶的里程不能太长,所以要用基础实施和商业模式让电动汽车可以使用户买得起,用得方便,用得放心。从物理学上讲,汽车的功率取决于它的重量和速度,而汽车行程所需能量取决于行驶里程。因为电池跟内燃机燃烧的原理是不一样的,油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比电池要高的多,这就注定电动汽车适合于低速、小型、短途。要跑较长里程就要靠基础实施和商业模式,而不是靠加大电池容量,要不然就像马跑长路需要背上很多的粮食。电池的重量一般不要超过汽车总重的三分之一。

中国电力报:电动汽车低速、小型、短途的特点是否与城市交通系统存在矛盾?

陈清泉:公交车的特点是总里程多,现有电池无法满足这一特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和创新商业模式。先在城市的公用交通系统大力推广,促进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进步,到时候深入家庭就很容易了。从技术上来讲,希望未来五年出现一些新材料,电池的能力密度、功率密度提升一倍,价格降低一倍。基础实施和商业模式应该多样化,根据不同的车型,用途和情况,提供慢速充电,中速充电,快速充电或换电池。采用多样的商业模式,如整车租赁,电池租赁,整车共享,分时租赁等。

原标题:中国将成电动汽车王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