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充电设施充足是否就能让新能源汽车迎来发展的春天?

2015-10-20 08:28来源:科技日报作者:付丽丽关键词:充电设施充电桩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建设充电设施面临重重困难

目前我国建设充电设施面临的困难还是比较多的。

首先就是标准问题。充电设施标准不统一,不仅会造成重复建设,更会影响用户体验。郑栅洁说:“就像原来手机充电设施一样,也都是五花八门的,大家有一堆充电器,一堆电池,现在逐步走向完善、走向统一、走向标准。”吴辉指出,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多个关于充电站和充电桩的标准,目前在充电接口方面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但是在更深层次的通信协议上,还有很多需要统一完善的地方。“充电站更详细的国家标准一定要尽快出台,否则不同充电服务平台按照各自的标准建设充电站一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其次是充电站(桩)建设各方主体利益的协调问题。用户居住地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重要场所,也是当前充电设施建设的难点之一。据业内专家介绍,居民小区建设充电桩遇到的主要困难一方面是车位不足,另一方面是安装充电桩涉及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等多方,实际操作中协调难度较大。吴辉说,在目前的情况下,物业公司对于小区充电桩建设不积极,主要的原因是小区安装充电桩增加了物业公司的成本,却没有让其享受到相应的利益。一些老旧小区,用电负荷基本已经满了,如果有大量的充电桩同时工作,用电容量增加可能会对电网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电网公司对原有电网进行改造。此外,集中式的充电站可能还需要电网公司单独为其从配电网拉线,这些都给电网公司增加了成本。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来让车主、小区物业、电网公司、充电站建设和运营各方都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如果只是靠政府政策来强推,效果应该不是很好。

最后就是盈利模式的问题。吴辉指出,目前由于电动汽车保有量少,充电站建设和运营企业普遍不盈利,因为大部分的充电站建设和运营方还主要依靠收取充电服务费来盈利。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充电站的建设企业大部分还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租赁和运营,通过车队的运营来获取收益,另外也有部分充电桩运营商采用互联网思维,提出大数据、云平台等概念来描绘盈利前景,但是目前基本还处于概念阶段。

——专家建言——

新能源汽车普及还需打破技术、成本瓶颈

“除了充电设施不完备的问题,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还有很多,最重要的瓶颈还是技术和成本问题。”吴辉说,“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离人们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目前续航里程和充电是全球汽车企业推广新能源汽车面临的难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如果达到300—400公里,在充电方便的背景下,市场销量将会有一个飞跃。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受制于汽车电池所携带的能量。据了解,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受到材质和技术的制约,所提供的续航里程有限,目前国内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在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均未达到300公里,而想要增加里程,要么提高电池能量密度要么尽量多地搭载电池。如今电动汽车几乎都采用锂电池,而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可挖掘的空间已然不大。但是如果尽量多地搭载电池又面临着成本的增加。车企人士透露,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要求, 车企会在可能范围内尽量增加单体电池数量,这使得一款20万左右的电动汽车,其电池成本能占到一半左右。不仅如此,目前汽车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平均在5年左右,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5年后可能还会因为电池寿命到期而增加更换电池的成本。此外,特斯拉引以为傲的 “明星产品”超级充电桩是世界上充电速度最快的一种充电装置,即使用它充电也要花费40分钟才能将Model S 汽车的电池充满,这与燃油车加油时间相比依然过长。这种长时间补充能量的方式也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因此,吴辉表示,只有打破技术、成本等瓶颈,新能源汽车才会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原标题:充电设施增加能否破电动汽车普及之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设施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