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燃煤发电的虚幻春天

2015-10-20 12:28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贡晓丽关键词:火电火电项目燃煤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想要止步不容易

如果参照《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要求,火电过剩的迹象已经凸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要达到这一目标,非化石能源发电量需比2015年新增8000亿千瓦时以上,留给火电的增长空间仅为9000亿千瓦时左右,而目前全国火电机组核准在建规模和已发路条,明显大于实际需求。

火电发展为何如此迅猛?这或许与火电项目审批权下放有关。

“此前,火电项目需发改委或能源局审批,审批时间较长,但去年底审批权下放到省级政府,火电项目的获批就简单多了。”曾有官员向媒体表示,经济下行压力下,地方也放松了对火电项目的审批。

而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批”路条,则是因为将GDP作为行动指挥棒。

“地方政府在作选择决策时,即使通盘考虑利弊,也难免受经济发展要求的制约,至于将会导致怎样的市场问题,则要留到以后再解决。”曾鸣说。

国家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也促使了火电企业的发展。曾明认为,特大型发电企业燃煤机组近零排放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电厂的污染问题,增加了火电的竞争优势。

“另外,煤价至今还维持在较低的价位,火电成本因此降了不少。此消彼长,拥有火电业务的煤炭企业很快弥补了煤炭业务下滑的损失。”曾鸣说。

“现有的火电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都有做大做强的心态,资产需要增加、市场需要占领,企业经营者或许也知道火电面临过剩的问题,但是落实到具体决策上,还是会有继续扩大规模的冲动。”

再有,即使政府、企业都意识到了火电过剩的前景,项目建设还有惯性作用,之前的路条需要执行、规划需要落实,火电要马上停下快速建设的脚步并不容易。

矛盾待化解

大规模布局火电与“行动计划”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逐渐显现,曾鸣认为造成现在这种状况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

“各方都有具体的利益诉求,如何解围目前的纠结局面,还需要国家采取有力的措施。”曾鸣认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用电水平、节能减排目标等因素的侧重,都影响着矩阵政策的倾斜方向。

如何限制火电项目过度扩张?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信息部主任薛静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应尽快完善特高压跨区域输电网络。“跨区域送电网络一旦完善,中西部地区电力消纳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东南沿海等用电集中地区的用电需求亦可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还要尽快完成针对清洁能源的并网改造,避免中西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浪费,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原标题:燃煤发电的虚幻春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查看更多>火电项目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