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评论正文

石定寰:开发与合作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2015-10-21 09:02来源:《风能》作者:石定寰关键词:风电产业可再生能源风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偏远地区解决供电问题

884 厂所参与研发和制造的小型风电机组,最初被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民地区。为了推广这项新技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购买小型风电机组的农牧民提供了补贴。由于安装和携带都比较方便, 利于游牧, 因此小型风电设备被较为迅速地推广, 数十万蒙古包使用了这种设备。除一户一机的形式外, 小型风电机组还与太阳能光电板、铅酸电池组成了微型风光互补系统,使牧民们获得了更为稳定的电源。在此基础上, 一些村落建设了风光互补集中充电站,利用小型风电机组群和光电板群,为便携式电池充电,村民将已经用完的电池更换为充满的电池,带回家中使用。

上述可再生能源应用不但为农牧民带来了夜晚的光明,也使他们用上了电视。通过电视,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子女在蒙古包里可以学文化,农牧民们称这项工作是对自己的“第二次解放”。

与风电、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应用相比,中国的生物质能和地热利用也较为广泛存在于农村和偏远地区当中,且应用时间更早。

例如,中国对于沼气的应用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70 年代已经得以大规模推广。在金日成访问中国时,邓小平便曾陪同其视察过四川的家用沼气应用情况。国家科委在此方面的科技攻关, 主要体现在对沼气池进行标准化, 之后开始利用便宜的工业塑料制成红泥塑料池,提高沼气利用效率。

由于拉萨地区冬天寒冷,水电因封冻影响而无法满足城市需求, 同时因为交通不便, 煤炭不可能大量运输,一根细小的油管也仅能满足汽车的使用。因此,地热发电成为解决拉萨供电问题的主要方式,为此,国家在羊八井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地热电站。事实上,西藏的能源供应问题一直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在进行考察后, 国家科委向国家领导人提出建议,解决西藏的能源供应问题,应靠“水、地、太、空”。其中的“水”代表水电,“地”代表地热,“太”代表太阳能,“空”则代表风电。近三十年来,在中央政府和各兄弟省市共同支援下,上述各种可再生能源已得到广泛开发与利用,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国与美国、欧盟以及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行了多方面合作,建立示范项目,展示未来应用, 引进先进技术, 使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在风电领域,中国与欧盟合作在大陈岛开展了一个中欧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项目,与比利时合作在平潭岛引进了百千瓦级风电机组。这些项目由欧盟发展司提供经费,利用了欧洲团队。此外,中国也与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 合作在西宁建设了一个300 千瓦的光伏电站,该光伏电站能够直接并网,利用超级电容平抑电能波动。

事实上,直到刚刚进入21 世纪时,中国90%的风电装机仍为国外整机商所提供的产品。此后,国家科委和之后的科技部不断支持企业进行百千瓦级、兆瓦级机组的科研攻关。中国风电单机容量由300 千瓦、600千瓦、750千瓦、1兆瓦、1.5兆瓦逐渐发展,到目前已经制造和安装了一些多兆瓦级风电机组。

原标题:石定寰:开发与合作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产业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风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