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深度】我国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2015-11-04 17:17来源:供用电杂志关键词:供电可靠性电力系统配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可靠性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仍较快,带来大量计划、工程、外力破坏停电。2014年,全国用电量增速有所放缓,计划停电的比重也有小幅降低,但城镇化速度仍较快,配电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计划检修、计划施工停电仍占较大比重,这都给配电网正常运行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对电网的运行维护、用户的停电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部分供电企业可靠性管理深度不够,管理力度有待加强。我国供电企业的可靠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供电企业未能结合可靠性过程管理指标及停电过程指标进行多维度分析,及时发现网架、管理、设备、技术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缺乏对预安排停电的合理管控措施,停电计划编制与可靠性指标管控联系不够紧密;对基层单位的管控力度也有待加强,特别是地方企业、代管企业的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艰难的爬坡期,人员培训不足,专业管理还较为落后。供电可靠性管理手段、管理深度上得滞后和薄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供电可靠性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3)供电可靠性管理领域和范围仍需要不断拓展。目前供电可靠性仅统计到中压用户已不能满足对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精细化的要求,供电可靠性统计由中压用户延伸到低压用户,除了标准的配套实施,还需要供电企业配电网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另外,由于部分县级企业可靠性管理基础薄弱、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可靠性数据的准确性不高,影响了可靠性的分析应用。部分地方电力公司尚未将农村供电可靠性纳入统计范围,影响了我国农村供电可靠性水平的完整体现。

4)未来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给传统的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带来挑战。在国家能源政策扶持下,对新能源个体、分散的开发和接入规模将逐步扩大,由于新能源普遍容量较小,地点比较分散,且运行不太稳定;同时,微电网的大力发展,使得未来骨干网与微电网并存,既存在联系全国的骨干网,也存在局部区域内的微电网,配电网将发展成一个遍布电源和用户的网络,这都给配电网的运维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也给传统的供电可靠性评价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3、展望

当前,电力技术和管理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时期,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下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统筹规划,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创新和发展,切实服务和促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大局。

1)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可靠性管理的更高要求,深入认识“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律和需求,科学地评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状况及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

2)针对当前部分城市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均已进入高可靠性阶段,如何在电网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长的形势下,实现可靠性水平的持续提升,需要在管理工作的精益化、规范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3)提前开展分布式电源接入以及微电网的发展对传统配电网影响的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尽早提出相应的供电可靠性评价方法。

4)随着国家对农村电网投入的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升级速度的不断加快,农电企业应及时借鉴城市供电可靠性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真正实现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各个方面的全面提升。

原标题:【特别策划 供电可靠性】我国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供电可靠性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配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