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中国锂电行业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锂电产业链当中。越来越多的中国锂电企业开始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主动地参与全球锂电行业的分工与竞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客观真实地了解竞争对手是我们必须做的第一份功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产业在过去数十年里的发展重心集中到了磷酸铁锂(LFP)上面,国内锂电同仁对于象A123,Phostech和Valence这样的中小型企业,是津津乐道耳熟能详。反而对于Umicore,Nichia和TodaKogyo这样的国际顶级正极材料巨头,却是知之甚少。国际上有一定产能和知名度的正极材料公司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韩国,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几家国际主流的正极材料公司,希望能给国内读者一些基本认识。
第一梯队
笔者个人认为,顶尖的正极材料企业首先应该在知识产权(IP)和生产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其次还需要产品链丰富全面并且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根据最新的2013年全球正极销售统计数据,比利时Umicore(优美科)和日本Nichia(日亚化学)雄踞全球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冠亚军的位置。但是出于对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尊重,笔者仍然将美国3M公司放在第一梯队加以介绍。
美国3M公司:3M公司在国际锂电材料产业界,绝对算是个另类。3M有着强大的基础研发实力,在核心知识产权方面全球没有任何一家正极材料企业可以与之匹敌,比如三元材料的基本专利就是3M最早申请的。但是3M在正极材料的实际生产技术方面却非常薄弱,其三元正极材料一直是代工生产的。系统地研究3M的正极专利我们就可以发现,3M对层状正极材料(镍钴猛)的理解可以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层状材料必然是锂电正极材料的主流。负极方面,硅合金类材料技术含量也是很高,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潜力。在电解液方面也是可圈可点,特种电解液添加剂和溶剂的研发也是很有特色。从2011年起,3M已经停止了由湖南瑞翔代工生产三元材料,并且将它的正极客户转移给了比利时Umicore。其实3M放弃正极材料的生产,是综合权衡过各方面利弊了的。从事锂电材料的工业化生产需要很大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并且由于国际竞争(主要是亚洲企业)的日趋激烈,材料企业的实际利润率是越来越薄了。如果单纯从维持企业较高的利润率而言,3M确实没有必要涉足实际生产,而只需着眼于高端基础研发依靠出售专利授权就可以维持较高的利润率。从3M和Apple的案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欧美高科技企业这种思维方式。当然笔者这里要指出的是,鉴于国内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及目前国内锂电界对知识产权的普遍漠视,3M的这种运营模式实际上是不可能被复制到中国的。虽然3M的三元正极材料是代工生产而且产量很小,但由于国人一向崇美,3M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是不小的。
比利时Umicore(优美科):根据2013年全球正极销售统计数据,Umicore占据全球正极15%的市场份额而连续4年稳居全球第一。Umicore是拥有近200年历史的老牌企业,最初它的主要业务是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和回收,后来发展成综合性的无机材料集团公司。由于它是全球最大的钴盐供应商,所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它是以高活性四氧化三钴原材料切入到日本钴酸锂(LCO)产业链当中的。在看到锂电正极材料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后,Umicore随后开始自己生产钴酸锂,并且在2005年开始产业化三元正极材料(NMC)。目前Umicore的高端钴酸锂年产量已经与Nichia持平,三元材料产量则较大幅度地领先于其它厂家,NCA也有一定的量产。在2011年,Umicore从LiFePO4+CAG手里购买了LFP的专利授权,开始涉足LFP生产。应该说,Umicore除了没有涉及锰酸锂(LMO)以外,当前这几种主流正极材料都有不俗的业绩。研究分析Umicore的正极材料专利我们可以发现,Umicore非常擅长于对材料性能的改进以及生产工艺和设备方面的革新,这与它自身的强大有色金属冶炼背景是分不开的。在正极材料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方面Umicore也是很突出的,但总体水平而言稍逊于3M。鲜为人知的是,Umicore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碱锰电池无汞锌粉供应商和全球第二大镍氢电池球镍生产商。另外,Umicore也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贵重金属和有色金属回收冶炼公司,在2011年率先建成了全球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锂离子电池回收生产线。可以说,Umicore在整个一次和二次电池材料产业链上的布局之完整和严密,是全球任何其他企业都无法与之匹敌的。Umicore正极材料目前的主要客户是SamsungSDI,LG,SONY和Panasonic,由于Umicore正极材料在国内仅有很少量的销售,因而国人对这个全球正极老大知之甚少。
笔者这里要提及的是,3M和Umicore在2012年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3M和Umicore将优先向对方提供专利授权和开展技术方面的合作,同时3M将退出正极材料的生产而将其客户推荐到Umicore。笔者认为,3M和Umicore之间的战略合作无疑将会稳固Umicore在全球正极材料市场的霸主地位,同时也将给3M带来相当可观的专利转让费,因此不管是对3M还是Umicore而言这都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作为欧美锂电界唯一拿得出手的两家顶级企业,3M和Umicore之间的密切合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日本Nichia(日亚化学):Nichia从1996年开始涉及锂电正极材料LCO的生产,多年来一直是全球正极材料老大,直到2009年被Umicore后来居上而超越。根据2013年最新的销售统计数据,Umicore占据全球正极11%的市场份额。笔者不得不说的是,Nichia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企业,外界对它的了解几乎是微乎其微。这主要是因为Nichia的客户仅限于日本几个大电芯厂,其产品不对日本以外出口,而且Nichia从来不参加日本以外的任何国际电池技术会议。由于日本社会的封闭性,使得日本以外对这个公司几乎一无所知。Nichia在全球所有正极厂商里产品链是最全的,覆盖了LCO,NCA,NMC,LMO和LFP所有商业化正极材料。Nichia的强项在于LCO和NMC,高端LCO的产量一直稳居全球第一,NMC的产量则仅次于Umicore,此外Nichia的LMO的年产量也超过500吨。笔者曾经分析过Nichia的专利,Nichia给笔者的印象是它擅长于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提升,工艺过程的优化以及产品质量的不断完善。近两年,由于日本锂电在全球市场份额的不断下降以及日本锂电产业的萎缩,Nichia的产量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但Nichia在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上仍然具有相当的优势,其综合技术实力不容小觑。Nichia的主要客户是SONY,松下和日立Maxell,而不对日本以外企业供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的原则,自治区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消费认证,鼓励使用绿电替代传
北极星储能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9.2GWh,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51.4%。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销量方面:6月,我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7月10日-12日,金时科技亮相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电力储能技术与应用装备展览会(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E10展位),展示其核心技术成果与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能源低碳转型。核心技术:超级电容与锂电混合储能架构金时科技自主研发的“超级电容与锂电混合储能架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恩捷股份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65.00万元-10,735.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320.00万元-10,790.0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9元/股-0.11元/股,整体业绩预计
近日,由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EPC总承包的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大型储能项目,正式宣告成功并网运行。此项目为全国已并网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商业储能项目,项目建设规模达88MW/163.68MWh,犹如在株冶有色的厂区内,悄然布下了一座由22套高效4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2则广东华电汕尾大容量高安全的半固态锂电池#x2B;钠电池混合储能招标公告,该项目位于广东汕尾陆丰市。合计采购规模为200MW/400MWh。其中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高压级联全液冷储能系统195MW/390MWh;钠离子电池,低压组串式储
继四川省雅江市探矿取得进展后,湖南省郴州市也探获一超大型锂矿床。湖南省自然资源厅7月8日披露,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矿产伴生铷、钨、锡、铌、钽等多种战略矿产,均达中型以上规模。能源资源安全是关
7月8日,池州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池州海螺6MW24MWh储能系统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投标人负责6MW/24MWh储能系统、舱室内部电缆及接线,一二次舱及内部设备供货、站用变等设备供货,调试、试验试运行、同时负责所提供系统售后服务。要求近3年(2022年1月1日以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供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璞泰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披露业务布局情况。在半固态电解质膜方面,半固态电池生产仍需要采用湿法+涂覆的工艺,但工艺参数要求和技术难度更高,公司已有相应的技术和产能储备。公司产品在340Wh/kg高硅碳体系、400Wh/kg锂金属体系中,Ah级别电芯1C充电倍率循环已达到约500周
我国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近日,由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至此,我国目前的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并且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已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近日,容百科技与加拿大清洁能源公司RockTechLithium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欧洲共同建立一条本地化、一体化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链。据报道,未来,RockTech将向容百科技在欧洲的正极材料工厂,长期供应其电池级氢氧化锂,用于满足当地电动车和储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容百
制造固态电池通常要用更前沿、更新型的材料,如今复合集流体正在被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今年6月,三孚新科对外披露,该公司已与欧洲半固态电池制造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待客户成功建立首台套半固态高安全电池生产线后,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正式供货合同。据悉,该关键材料为复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修文县首融独立储能电站及虚拟电厂项目、贵安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建设项目等共3199个。详情如下: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共3199个)一、四化项目(2438个)(一)新型工业化(142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1日,三孚新科发布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透露了其锂电材料等进展。三孚新科表示,目前已与相关客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的正式供货合同。在锂电材料方面,三孚新科表示,公司依托复合集流体的先进工艺,创
据外媒报道,近日,三星SDI与通用汽车同意于2027年在印第安纳州合资厂导入电动车用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原先该厂仅规划生产镍含量超过80%的三元锂电池,现改为并行生产。电池网注意到,3月14日,三星SDI宣布,将通过发行新股筹集2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99.6亿元),用于投资美国和欧洲的工厂以及新技
5月22日,四川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管委会发布中共甘眉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关于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文件指出,招强引优,加快晶硅光伏、锂电材料等主导产业龙头项目落地建设;重点推进四川启明星、博眉启明星25万吨电解铝生产技术改造工程;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加快盘活已停破产企业。原
5月22日,楚能新能源与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楚能新能源全球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执行副总裁卜相楠、副总裁朱小平,常州锂源董事长石俊峰、总经理吕从江、客户总监沈州俊等双方高层出席本次签约仪式。同时,双方建立长期合作的机制,共同推进多元化、高质量、高压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晚,科力远发布了关于业绩质疑公告,同时也公布了关于接下来三年的发展规划。科力远表示,已取得储能项目建设所需批准备案、即将投建的储能电站规模共计超过10GWh,预计2025年内可实现储能系统收入18亿元-20亿元。今年4月21日,科力远公布了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而激励计
2024年,中国锂电池材料行业在产能结构性过剩与需求增速减缓的多重压力下,交出了一份“量增价跌”的答卷。GGII统计了2024年中国38家主要锂电材料上市企业财务数据,以剖析行业发展态势。01行业全景:营收普降,利润分化加剧2024年,中国锂电材料企业整体业绩承压,四大主材营收合计均出现下滑,其中正
“电池行业正突破单一化学体系束缚,进入真正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多核时代。”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在今年4月的公开演讲中曾阐述上述观点。他强调,多核时代是宁德时代的新阶段,无论是追求极致性能,还是强调性价比,多核技术都能让定制化成为现实,消费者无需在续航、寿命、安全、快充等维度进行妥协
近日,*ST恒立发布多项公告,内容涉及公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等。公告显示,深交所决定*ST恒立股票终止上市,并自2025年6月2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期限为十五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ST恒
退役锂电池,特别是退役动力锂电池,正在从“环境负担”蜕变为战略资源。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退役锂电池这座“城市金矿”,正引发各国在回收网络、技术标准和资源循环利用上的激烈博弈。不过,近日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一个普遍困境:合规企业守规矩却难赚钱,不合
6月19日,《2025年中国电器行业系列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正泰连续五年蝉联六星企业,并以市占率15.5%,内资第一的优势领跑,通过“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持续扩大市场领先优势。本次活动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指导,知名工业研究机构格物致胜主导发布,吸
四年过去了,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专利纠纷仍未平息。就在不久前,宁德时代一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落锤,矛头再次指向中创新航。6月10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了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等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的判决书。公告显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27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6日,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万润新能作为头部正极材料供应商,紧跟固态电池行业发展需求和战略客户量产节奏,已在固态电池环节价值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进行发力布局。正极材料方面,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以适配固态电池体系,公司不断进行材料结构和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双重驱动下,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超40%的全球份额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2025年5月15-17日,CIBF2025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火如荼
目前,沪深51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总体看,去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持续显效,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上市公司业绩显现不少亮点。总体业绩韧性显现部分行业表现亮眼从2024年年报看,74%的沪深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作为头部正极材料供应商,紧跟固态电池行业发展需求和战略客户量产节奏,已在固态电池环节价值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进行发力布局。正极材料方面,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以适配固态电池体系,公司不断进行材料结构和工艺
从2020年的不到70GWh到2024年的676GWh宁德时代以5年近10倍的产能跃迁缔造了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规模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均每秒一颗电芯的极限速度是工业4.0与AI碰撞出的十亿分之一电芯单体安全失效率是13大全资电池生产基地编织成辐射全球的智造网络3大灯塔,照亮锂电未来福建宁德基地诞生全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