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配电网建设是推进电网智能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大数据在电网企业应用的重要舞台,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具有地域分布广、电网规模大、设备种类多、网络连接多样的鲜明特点,配电网信息系统每天都在产生TB级以上数据,已达到大数据级别,通过加以应用,可更好地支撑配网业务快速发展。配网大数据有其自身特性相对于一般大数据来说,配电网大数据具有属于自身的特征。
从来源系统来讲,配网大数据来源覆盖了调度、检修、营销等多个业务领域,以及绝大部分110千伏及以下多电压等级的电网监控和采集信息,具有数据类型繁多、数据变化速度快、数据量巨大、价值密度低等特征。从数据源类型来讲,配网大数据覆盖了配变、配电变电站、配电开关站、电表、电能质量等配用电自动化和信息化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和社会经济等数据。就配网大数据而言,大数据的应用方向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采集终端数量剧增导致数据采集入库、存储的压力剧增,基于传统技术方案无法满足每秒数万甚至数十万的高吞吐量数据存取要求。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经济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利用消息队列、流计算、分布式数据采集等技术可实现数据高效采集。其次,随着业务的发展,系统对外数据发布频度小于15分钟/次。而基于传统的数据分析技术,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海量数据的分析统计及发布,基于内存计算、高并发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等大数据技术,可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最后,现有配网数据应用局限于单一业务领域、小样本数据开展,缺乏业务全领域、全量数据分析,缺乏深层次分析,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所以,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开展全方位的配网核心业务分析挖掘。应用实践初见成效为提升配网数据的处理和利用效率,在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上,首先要支撑配网数据高效采集和存储,进而才能开展各类高级分析应用。在该方面,公司在配变重过载预警分析和配网项目全过程管控上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年来,按照“做强主网、做优配网、做实农网”工作思路,公司持续加大配网投入,使得配网网架结构逐步优化,但是配网项目管理不到位、配网建设质量和运维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造成配网供电能力与用电需求水平的矛盾还较为突出。局部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配变重过载现象依旧严重,供电“卡脖子”、频繁停电、低电压和抢修服务等仍是客户投诉的焦点问题,都制约着配网管理和供电服务质量的提升。配变重过载预警是在综合用电采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以及营销业务应用等系统配变负荷信息、配变基本信息、用户用电等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外部气象信息,通过构建中期预警模型和短期预警模型,实现配网重过载总体分析应用,合理优化配网变压器重过载,进而提升配网供电能力。与业务部门单一的基于阈值方法进行监测预警分析或依据人工经验预判相比,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配变重过载预测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地预判末来一段时期内配变重过载情况。
目前,短期重过载预警模型准确度已可达到80%左右,中期重过载预警模型准确度也可达到70%左右,较以往人工经验预判准确度提升约5倍左右,最大程度降低了配变重过载水平,减轻了配变重过载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了配网供电能力。在配网项目全过程管控方面,大数据应用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配网工程具有项目多、规模小、时间紧、工期长等特点,同时,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协同点多、交叉面广,关键流程环节执行效率不高,不但带来管理效率上的问题,还会给企业依法经营带来风险。为提升公司配网工程项目的执行效率,掌握配网工程项目推进情况,快速定位项目执行过程存在的问题,推动项目关键流程环节执行效率提升,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配网项目全过程管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一工作的主要做法是立足生产管理系统、配网协同设计平台、ERP等配网项目相关管理系统,采取“全面覆盖、重点突破”的原则,从效率(各环节耗时情况)、效益(资金预算完成率)、数量、预告警等维度,以“项目前期”为开始,“项目关闭”为结束,分“现场施工”(业务流)和“预算执行”(资金流)两条主线,采用关联监测、比对监测、穿透分析等方法,开展配网项目全过程的实时进展情况分析,定位异动的流程环节。
大数据的应用,从效率、合规等多角度出发,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精细化的指标综合预警模式,推动了配网项目数据的挖掘和使用,增加了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透明度。通过配网项目全过程的在线监测分析,发现了项目执行异动和问题,得到公司主要领导和专业部门的高度认可,有力提高了配网工程项目的执行效率。目前,配网项目业务预算完成率较模型上线前提升了24个百分点。数据价值仍待深入挖掘
在一流配电网建设运营方面,大数据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现有配网方面大数据应用仍处于起步阶阶段,数据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面向“十三五”,为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新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核心技术作用,统筹推动智能电网技术变革和创新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制订了智能电网行动计划,其中就包含了大数据技术在智能配用电领域的应用规划。随着配电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下阶段将会涌现更多的智能配用电领域大数据应用需求。通过大数据技术,我们可在配网运行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处理效率的提升与综合分析、配网低电压治理、配网停电优化、配网故障诊断与辅助规划等方面开展数据应用,深入挖掘配网数据资产价值,逐步实现大数据对配电网建设运营的关键支撑作用。随着电网不断升级,大数据应用在配电网建设中前景广阔。(本文作者系国网信通亿力科技公司总经理)
相关阅读:【观点】讨论大数据的是与非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7月16-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盛大召开。75个国家和地区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亨通携电力、通信、新材料领域全链路产品矩阵精彩亮相本次展会。在电力领域,亨通此次
7月11日,贵安供电局在新区供电辖区全面启动工业园区、居民小区“一户一表”改造项目,全力打造全国首个“零转供电”示范区。2024年,贵安供电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工业园区供电抄表到户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在贵安综合保税区率先推行企业装表到户,实现从“一园一表”到“一企一表”的升级突破,助力园
近日,国网宁波杭湾供电分公司顺利完成最后一条双回路线路的上线工作。至此,宁波前湾新区城区配电线路“全自动FA”实现100%覆盖,标志着配电网故障处置正式迈入“秒级自愈”时代。据悉,全自愈智能电网是指电网系统具备自主诊断、隔离故障并快速恢复供电的能力。通过先进的FA系统,电网可在故障发生时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自2024年7月组建以来,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牵头获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区基础施工和舞动研究“任务制”项目、抗冰防舞框架项目,锻造重大工程建设和电网安全运行核心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环保水保管理中全面推广电力遥感技术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位于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综合能源区域、科学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用电负荷出现较大波动。得益于近期投产的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该区域多回20千伏配电线路自动启用互相调剂负荷功能,在短短30秒内,负荷已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7月14日,河南许昌2025年第二批电网项目核准获批。一、为加快许昌电网建设步伐,保持电网和电源协调发展,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满足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全用电需要,同意建设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项目共58项,其中市辖区28项、建安区30项(详见附件1)。二、本次核准项目建设总规模为新建
7月17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通知指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要求,将开展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遴选工作。请你们对照要求,认真组织符合要求的园区申报,每
对于全部上网电量即将参与市场交易的分布式光伏,存量和增量项目要区别看待。(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存量项目,全额(多数地区)纳入机制电量,而且同地区单个市场主体的实时交易均价与整个地区同类项目的实时交易均价不会相差太大,虽然在新政下收益虽然会被拆分成场内的实时价格结算和场外
7月,广东天气进入“蒸笼模式”,电网全面进入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战时”阶段。7月4日,广东电网公司发布城中村“战时”保供八条核心举措(以下简称“八条核心举措”),以梳理整治城中村的供电薄弱环节、配齐配足驻点抢修人员和物资等手段,确保打赢城中村民生保供硬仗。建立高温联动应急响应机制“为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今年上半年,国网新疆电力累计为2216户乡村用电客户办理充电桩接电业务,数量同比增长628.95%。今年上半年,新疆电网供电营业区内,乡村客户办理充电桩报装容量达到3.56万千瓦,同比增长1033.86%;乡村充电设施用电量1167.8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59.32%。截至2025年6月底,新疆电网
近日,株洲“十五五”电网规划成果已基本形成,此次规划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围绕提升供电能力、优化电网结构、加速能源转型展开。据了解,株洲“十五五”电网规划将大力提升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此次“十五五”电网规划聚焦城乡配电网改造和供电可靠性提升,将大力改造老旧高耗能配变及老旧隐患
近日,国网宁波杭湾供电分公司顺利完成最后一条双回路线路的上线工作。至此,宁波前湾新区城区配电线路“全自动FA”实现100%覆盖,标志着配电网故障处置正式迈入“秒级自愈”时代。据悉,全自愈智能电网是指电网系统具备自主诊断、隔离故障并快速恢复供电的能力。通过先进的FA系统,电网可在故障发生时
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老窝铺乡石人梁村,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首个百千瓦级“水光储”微电网通过10千伏御道口线路西山分支线路并入电网,投入运行。10千伏御道口线路西山分支线路供电区域位于配电网末端,负荷分散,为单电源长距离供电。受地理环境限制,常规的电网改造升级方式难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重庆市用电需求激增。记者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截至7月17日中午,重庆电网负荷攀升至2852万千瓦,创历史新高。面对严峻的保供形势,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公司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依托电力大数据提前分析负荷特性,结合气象信息开
7月11日,贵安供电局在新区供电辖区全面启动工业园区、居民小区“一户一表”改造项目,全力打造全国首个“零转供电”示范区。2024年,贵安供电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工业园区供电抄表到户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在贵安综合保税区率先推行企业装表到户,实现从“一园一表”到“一企一表”的升级突破,助力园
2025年11月24-26日,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将迎来三场国家级环境领域盛会——第三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EMIE2025)、深圳国际水务科技博览会(IWTE2025)、国际(深圳)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博览会(环交会),三展首次同期同地举办,形成“技术研发-应用落地-国际转移”全产业链闭环,为全球生态环境
近日,海辰储能厦门总部基地工厂与重庆基地工厂双双入选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榜单。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两座工厂在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果的权威认可,更标志着海辰储能以“智造”为引擎,持续夯实储能新质生产力根基,助力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厂入选,海辰储能以数智化重构制造竞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500多家展商800个展位30,000平米展出面积35,000名专业观众一、展会概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推动解决农业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塘坝淤塞严重、水渠不畅等问题,提高农业抵御与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水利强省
日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发挥辽宁城市群和产业集群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智慧产业园区,建设地市级人工智能赋能中心。鞍山、本溪、辽阳、盘锦、葫芦岛等市围绕智慧钢铁、智慧矿山、数智油田、智慧化工等打造应用场景示范;阜新、铁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强重点行业和区域碳排放监测分析,提升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功能,支持建立多方参与的碳普惠机制,探索个人企业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探索低碳节能服务发展路径。积极引进国内外权威认证组织在通设立分支(合作)机构,提供“一站式”涉碳类认证和咨询服务,推动重点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
记者16日从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获悉,今年1至6月,贵州绿电交易电量4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达703家,同比增长了7倍。近年来,贵州加快构建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有序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6月底,贵州电网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