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技术正文

无微不至! 看专家阐述水分对锂电池的影响及制程应对

2015-11-16 10:17来源:高工锂电网关键词:电动汽车锂电池电池性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前面提到的膜,即固体电解质界面(Solid-Electrolyte Interface,简称SEI)膜,是一层选择性透过膜,能使Li+自由透过,而电解液分子不能透过。电解液的组成和痕量的添加剂对SEI膜形成的电位、致密程度、电池不可逆容量损失、电池内阻等有显著的影响。水作为电解液中一种痕量组分,对锂离子电池SEI膜的形成和电池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电池容量变小,放电时间变短,内阻增大,循环容量衰减,电池膨胀等现象,因此,在锂离子电池的制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环境的湿度和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的含水量。

说到SEI膜,可能行业外朋友还是没有直观的印象SEI膜到底是什么?请看上图两张SEM图片的对比,应该会有一个直观感觉,其中(a)是原始电极材料,(b)是一个循环后的电极材料。看出差别来了吗?

水分对放电容量的影响

电池首次放电容量随电池中水分的增加而减小。在锂源恒定的条件下,电池首次放电容量的变化主要由2个主要因素制约。

1、SEI膜的形成消耗部分Li+,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单电子还原过程生成的烷基碳酸锂还可以与电解液中的痕量水发生反应,2ROCO2Li + H2O →Li2CO3 + CO2 + 2ROH,当生成CO2后,在低电位下的负极表面,有新的化学反应发生2CO2 + 2Li+ +2e →Li2CO3 + CO。

原标题:水分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及制程应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电池性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