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充换电站技术正文

【技术前瞻】电池大容量化将缩短EV充电时间

2015-11-17 09:41来源:一猫汽车网关键词:锂电池电动车充电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直以来,钠离子电池的开发并不受关注。很多专家认为“用钠做电池,根本行不通”。尽管材料的性质与锂相似,但材料化学专家之间依然存在这种认识。离子电池是利用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移动进行充放电的。在这个过程中,离子需要顺畅地进入正极与负极的材料之间。钠离子的体积大约是锂离子的两倍,很难进入电极材料,按照一般观点,钠离子无法在实用中实现充放电。

然而,日本的研发人员颠覆了这一固有观念。他们通过在负极使用碳系材料,在世界上首先成功实现了钠离子电池的重复充放电,打破过去10次左右的充放电极限,开发出了可以重复使用几百次的电池,为实用化开辟了道路。

钠离子电池有三大优点:一是原料成本低。不仅不使用锂、钴等稀有金属,而且通电的基板可以使用铝,而不是铜,因为不使用高价材料。所以与锂电池相比,成本至少可以减少1成,顺利的话可以减少3成。二是可以沿用现有的生产工序。钠离子电池的工作机制与锂离子电池相同,电池企业的现有生产设备可以直接用来生产钠离子电池。因为基本不需要设备投资,所以各家企业容易将其作为替代电池开展生产。三是可以快速充放电,原则上钠离子电池的充电时间可以缩短到锂离子电池的1/5。只要实现了快速充电,自然就能缩短EV的充电时间。

钠离子电池虽然是企业竞相开发的热门,但也存在待解决的课题:电池中储存的能量比锂电池少。因为钠比锂重,所以同样重量的电池,锂电池的容量更大。经过近些年的开发竞争,目前,钠离子电池的储能量达到锂的90%,已经可与之并肩。

另外,钠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如铁、锰、镍、碳等。不仅可使用的材料多,而且,通过以不同的配比,或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混合,电池的性能会发生改变。锂电池的材料经过了30年的优化,而钠电池掀起研究竞争才不过5年左右,自然隐藏着巨大的可能性。

从铅电池、镍氢电池到锂电池,电池产业一直被视作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钠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为了未来能使更多的电动汽车走进人们的生活,使得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和续航距离有进一步提升,钠离子电池的商用化进程正在加快脚步。

原标题:电池大容量化能缩短EV充电时间?未来电池技术前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电动车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