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电力能源数据应用案例及模式分析

2015-11-26 07:49来源:能见派作者:屈鲁关键词:电力大数据电力企业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而结合了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和行为科学的Opower,其模式对于国内电网公司的服务拓展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国家电网微信服务号提供的电力账单如下图所示,仅有一堆数字,僵硬、不个性、不贴心。借鉴Opower的邻里能耗比较,并结合“微信运动”的模式,国网公司可以将电力账单引入社交元素,为用户提交一份更个性化和贴心的电力账单。通过导入家庭能耗数据,将其置于微信庞大社交链中实现好友分享及排名。将电力账单与社交相结合,朋友间这种家庭能耗的对比,一方面可以使力账单服务更个性化,另一方面,也会激发人们进行节能减耗。

3电力大数据应用展望

3.1应用背景(1)能源互联网的推进

2011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首次提出了能源互联网(EnergyInternet)的愿景。如今,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已像起于青萍之末的风,席卷全球!能源互联网本质上是通过能源互联、信息互联、能源与信息融合、构建复杂交互式网络与系统,其特征为可再生,分布式、开放、互联与智能。而大数据应用是其重要一环。

(2)《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针对“互联网+智慧能源”专项中指出,““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鼓励能源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设备状态、电能负载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预测,开展精准调度、故障判断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3)“国际能源变革论坛”苏州宣言

2015年11月5-7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省政府和国际能源署在苏州举办了“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并联合发表了《苏州宣言》。宣言中提到“探索能源互联网发展对能源变革的作用,推进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对能源大数据的管理与利用进行前瞻性研究”。

3.2应用模式对于电力领域来说,要实现电力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就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实时监测技术、远程诊断技术、通信技术等,建立起一套高效、稳定的电力大数据采集、监测、管理、分析与服务系统,从而为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运行提供保障。并且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下,电能双向传输才能更有针对性,形成供需的动态平衡。

可以根据数据来源,将电力大数据管理系统分成用户管理系统、电网运行管理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相应地,电力大数据也有三种商业模式可以挖掘,即智能化节能产品、电力大数据服务平台和优化需求侧响应。以上介绍的案例,Opower侧重于用户端管理,而AutoGrid侧重于企业级管理。

原标题:【能见】电力能源数据应用案例及模式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大数据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