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政策暖风吹不散充电桩产业化困惑

2015-12-01 11:54来源:电池中国作者:王建军关键词:充电桩充换电站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审慎看待风险机遇 产业化发展依然阻碍重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成为中国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思路。多地政府充电桩建设规划的陆续出炉,使得市场给予充电桩产业链高度关注。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充电桩市场利好消息频频,但仍然需要解决一系列在执行层面的难题。首先是土地资源方面的难题。目前充电桩设施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给出租车、公交车供电的专用充电设施,这部分设施一般是在自有场地上集中安装;二是南方电网、国家电网牵头建设,这部分设施建设需要在各地方政府的推动下,获得土地规划等;三是车主在车库里装充电桩或充电柜。

目前国家电网已经松口放开投资市场,更多是指向第二种情况。对于民资进入,如何获得土地资源,并没有相关政策细则支持;另一方面,充电桩不同的选址都可能使得投资成本悬殊巨大。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分析,充电桩建设在人流量大、交通便捷的中心商圈区域,更有利于满足充电需求。但目前城市中心区域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难以回避。如何化解土地资源与充电需求的矛盾仍然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也很难吸引社会资本大量进入充电桩市场。在充电桩投资层面向社会开放,但在运营层面上的权利不会放开。电力企业不愿意出让运营权,而企业又希望更多资本涌入市场,共同投资将市场做起来。真正的放开应该是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社会企业除了施工投资外,还应该拥有如供应链管理,产品价格管控等多方面权利,这样才有利于资本计算回报周期。

从充电桩本身而言,悬而未决的技术标准也同样滋生了各种问题。虽然国家已开始酝酿新的标准,不过在推行新标准的同时,或将面临对老旧设施的升级改造。业内专家预计,这一成本或高达百亿,如何摊销这一庞大的成本也将是充电桩产业化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

推荐阅读

新能源车利好消息引发业界担忧:充电桩标准未统一

直击市场:电动车充电桩建设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

原标题:政策暖风吹不散充电桩产业化困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充换电站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