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煤炭产业困局:坑口煤卖不出沙子钱 煤企度日如年

2015-12-21 09:03来源:经济日报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煤炭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出路——

“黄金十年”不会再现,加快转型方有春天

“总经理、副总经理和大部分行政人员都出去卖煤了。”来到山西同煤集团采访时,集团董秘李永平告诉记者,他们不仅在秦皇岛港设立煤炭营销中心,把销售的关口前移,还给高管和行政人员分配了销售任务。

困境中,许多煤企都在寻求出路。

“我们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已经精确到一支笔、一张纸。”吴群英说,红柳林公司实施市场化改革,公司内各单位均是市场主体,实行关联交易,劳务收支相抵,结余即是可结算工资。公司吨煤完全成本由2011年的125.36元降到目前的92.4元。

但无论是营销创新,还是成本控制,都无法帮助煤企在短期内脱困,反让企业普遍感到已无计可施。而一些企业看似在“自救”,其实是用“自残”的方式给产业发展埋下隐患。

比如,一些企业强调压缩成本,结果连安全生产投入也压缩了。“近几年每年的安全生产投入都应增加亿元以上,但今年前10月就缩减了1.3亿元。”一位国有煤企负责人说,可控成本压缩空间越来越小,只能压减这一块。

一些企业“久病乱投医”,盲目开展多元化经营。山东省泰安市煤炭局党组书记徐兆兵说,有的煤企新上的非煤项目科技含量低、安置人员多,结果成了低效、无效和闲置资产,背上了更为沉重的包袱。

那么,煤炭产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从战略上认识煤炭产业。从全球范围看,有研究机构指出,国际煤炭消费在2013年已达峰值。在供需失衡下,许多国家的煤炭产业纷纷陷入困境,美国阿尔法等大型煤企已申请破产保护。

从国内情况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我国煤炭消费以年均2亿吨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黄金十年”不会再现。但从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和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出发,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产业作为基础性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

岳福斌认为,当前煤炭产业已到危急时刻,如果不采取标本兼治的果断措施,产业困境演变为产业危机的风险将大大增加,也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治标,最紧要的是尽快稳住煤价。许多煤企负责人表示,煤炭价格跌到如此程度,已经击穿市场信心,破坏了正常生产规律。短期内要帮助煤炭产业摆脱困境,必须抓住价格这一关键因素,出台“电煤保护价”政策,理顺平衡煤电关系。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煤炭产业的市场调节机制已经失灵,不能再寄望于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应加强政府干预,引导市场形成以价值为基础的价格,避免煤炭价格继续非理性下跌。

其次是要给企业减负。煤企普遍反映,尽管“清费正税”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承担的税费仍名目繁多,且在“黄金十年”期间制定的许多税费标准,并没有依据暴跌的煤价进行相应调整;许多国有老煤矿还背负着“办社会”的重担。这些都让煤企不堪其苦。他们建议,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深化税费改革,同时制定破产关井、移交办社会职能等刚性政策。

——治本,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解决问题。

“煤炭产业要实现持续健康运行,根本出路还是要靠改革、靠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岳福斌认为,煤炭产业要真正挖掘煤炭消费新热点,找到新的增长点和盈利空间,依靠改革发展化解产业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

专家们提出,推动煤炭产业的改革发展,一方面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控制煤矿新建规模,建立煤矿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消化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要促进煤炭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加大煤炭转化力度,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行业发展由生产销售原煤向销售商品煤、洁净煤转变,促进煤炭产品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

兖矿集团总经理李伟告诉记者,他们正按照“煤与非煤”并重的战略,形成煤化工、煤电铝、物流贸易、金融投融资等四个“百亿元级”的非煤产业,效果不错。

李伟郑重地说:“转型发展是个艰难过程,但我们必须迈出这一步!”

原标题:煤炭产业困局:坑口煤卖不出沙子钱 煤企度日如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