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IT集体涌入电动汽车:打破壁垒后的颠覆与融合

2015-12-31 09:14来源:21世纪经济报作者:俞凌琳关键词: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超级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实际上,智能互联+新能源汽车,也同时成为传统的汽车企业的共识。今年4月,上汽推出了iGS智能汽车。这款车不需要司机,而是自己用摄像头和雷达观察周围环境,用控制软件指挥,用油门、刹车、排挡、转向等实现移动。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来自传统汽车行业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成为焦点。“我们今后生产、投产的汽车根据市场的需求,只要市场有需求我们随时都可以切换新能源汽车和智能互联汽车。”李书福表示。

吉利的智能互联技术主要来自于沃尔沃,而沃尔沃在十年之前就成立了互联网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小组。

在IT企业看来,如果进入到未来汽车的领域,IT企业比传统的汽车企业更有优势。因为在未来汽车所具备的人工智能技术方面,IT企业具有领先优势。

而人工智能方面,“未来,人工智能会更加深刻地改变人类,它会代替绝大多数简单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李彦宏表示,随着计算成本不断下降,计算能力不断上升,过去科学家觉得不可做的事情现在我们认为可以做了。而汽车产品上,只是人工智能使用的一部分。

而乐视超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傅振兴也认为:“电动车的关键零部件都掌握在供应商手中,电动车的产业结构是横向的结构,谈到智能互联电动汽车,技术壁垒已经不存在了。造电动车,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更有甚者,一些IT企业造车以后,纷纷认为凭借产品和未来商业模式的改变,能成为汽车行业的颠覆者。

因为,在一个汽车可以共享的生态模式下,消费者不需拥有车,用车可以随叫随到,消费者并不会在意车的外形和品牌,这为互联网汽车企业颠覆传统汽车企业,创造了更多可能。

原标题:IT集体涌入电动车:打破壁垒后的颠覆与融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超级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