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发电行业业绩“置顶” 2016年将现“拐点”

2016-01-04 09:42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售电侧改革能源市场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全球能源清洁转型的大视野下,我国雾霾天气频现,火电的“提速”引起全社会的热议。华北电力大学发布《中国煤电产能过剩及投资泡沫研究》,指出煤电项目大跃进式增长,“十三五”将造成2亿千瓦的装机过剩和7000亿元的投资浪费。能源专家周大地也建言,未来能源消费增速下降,电力市场恶性竞争,应尽快停建、缓建火电。

火电项目之所以在近期出现一个“小高峰”,一方面是因为火电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各发电集团希望能抓住“最后机会”,抢占市场份额;二是投资体制改革,中央简政放权,下放火电项目审批权,地方政府为稳增长、保就业,加快了核准进度;三是煤炭价格持续低迷,火电边际收益可观,客观上促进了火电投资的增长。

对此,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电力项目核准权限下放后规划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强化项目规划管理,突出项目优选工作,控制燃煤电站总量。12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使所有现役电厂每千瓦时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电厂低于300克,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环保强制性标准的坚决淘汰,东、中部地区要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达标。

清洁发展“喜中有忧”

2015年我国电力清洁发展大事、喜事不断。5月19日,世界水电大会在京召开;11月25日,三峡集团中标巴西499万千瓦的两个水电项目。3月10日,红沿河核电二期项目获批,成为4年来首个核准的核电项目;4月、12月,国家两次核准建设“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落地福建福清等核电项目;10月21日,“华龙一号”技术有望挺入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7月15日,中电投与国核技重组成立国电投。2月底,我国风电装机首次突破1亿千瓦,实现10年百倍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达到1亿千瓦的国家,也成为我国“1亿千瓦俱乐部”的发电类型。同时,电力清洁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与问题:

在投资结构方面,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投资仍占大头,但占比因火电回升有所回落。1-11月,在全国电源完成投资中,水电、核电、风电等占比68.2%,同比降低4.7个百分点。风电投资增速最快,同比增长26.8%。但水电投资回落明显,同比减少23.1%;核电同比降低10.9%。

在电量结构方面,水电、核电、风电机组利用小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139、32、74小时,在西北、西南、吉林等地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弃水、弃风、弃光”等问题。

电煤价格跌入“3”时代 发电企业业绩“置顶”

发电行业在经历长达四年(2008-2011)的“苦难岁月”后,2012年终于迎来“重大转机”,2013年经营业绩“持续改善”,2014年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巩固提升”,2015年进入第四个“好年景”。截至11月底,五大集团无论是利润总额、净利润、EVA值,还是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保值增值率,创2002年电改以来的“13年之最”,也实现了“黄金四年”的“业绩置顶”。五大集团利润总额已超过2014年达到980亿元,预计全年可能突破1080亿元,在国企利润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成为央企板块和工业经济的一抹“亮色”。

煤价超跌、煤耗降低是今年“业绩置顶”最重要的原因。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电煤价格“跌跌不休”,成为发电行业盈利的坚强“基石”。水电、新能源产业,科技环保、金融服务等非电产业以及境外产业发展,财务费用下降,也有不小的利润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各发电集团继续执行“八项规定”,严控成本费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4月8日,国家下调火电上网电价2分/千瓦时,发电机组利用小时减少,新电改市场化改革冲击,煤炭等非电产业亏损增加,以及气电减利等因素,也影响了整体效益的提升。

2016年发电行业将现“拐点”

展望2016年,中央明确经济工作“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发电行业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既有增收因素,更有减利因素。

从增收因素分析,明年火电燃料成本总体将低于2015年水平;国家降息降准,融资成本、财务费用会进一步下降;布局售电公司,进入试运转,有可能挖得“第一桶金”;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突破发展,资源配置进一步;科技创新、对标管理等因素都将发挥降本增效的作用。

从减利因素分析,一是政策导向明朗,“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火电上网电价既有上年下调的翘尾影响,国家又决定平均新降3分/千瓦时,影响发电利润1263亿元。风光电标杆电价随着技术进步、造价下降,也开始进入“下调”通道。而且,新电改将加大试点范围,大幅缩小发电量计划,市场电量“折价”交易,“降价潮”将席卷全国。二是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等高载能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再加电力装机的刚性增长,发电利用小时将继续下降,增产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三是煤炭、煤化工、铝业等非电产业亏损增加,以及火电环保升级改造、新能源补贴拖欠、气电缺乏竞争力等因素,继续影响整体效益的提升。

总之,发电行业经营业绩在2015年“置顶”后,2016年将现“拐点”,转折向下,电力严重过剩省份的一些发电企业有可能再次出现“生存难,发展难,不能实现良性循环”,但全行业总体上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处于相对稳定、温饱的状态。

(作者系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企管法律部主任)

原标题:发电行业业绩“置顶” 2016年将现“拐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侧改革查看更多>能源市场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