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揭秘】日本松下在华投资动力电池工厂原委 与LG恩怨未了

2016-01-05 09:50来源:电车汇关键词:动力电池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原计划:通过传统业务在华拓展新能源

“事实上,松下有非常多的功率元器件,应用在了新能源汽车上,尤其是早期的丰田普锐斯和日产Leaf。但真正的释放,还是松下18650电池,在特斯拉Model车型上的应用。这正式奠定了松下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信心。”据李冰介绍,随着2009年开始给特斯拉的供货,以及2010年,新能源汽车被列入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松下针对中国市场的布局开始正式启动。而与之相关的松下中国PASSCN新规推进事业部,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根据李冰透露,在最初选定市场时,松下对已有业务的中国布局做了非常周密的调研和权衡。比如,创建于1994年的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PSBS)(从事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创建于2001年的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PECW)(从事镍氢电池和数码锂离子电池生产),是松下电池产品起初在华的两大布局。

目前,除了电机产品(国内资源丰富)以外,有关电池、充电、电控及元器件等产品,松下在华都有相关业务。因此,为了解救因价格和成本因素导致的松下铅酸电池业务,松下早期,并未决定在华投资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而是希望通过向低速电动汽车企业,提供铅酸阀控电池、充电装置及电控单元的方式,介入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

“松下绝对不会把自己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率先投入中国市场。同时,考虑到国内低速电动车保有量较大,低价电机资源丰富等因素,松下最初的规划,是希望通过原有铅酸阀控电池向低速车辆的拓展应用,来撬动国内市场。日本企业向来强调市场和产品,他们没有从政府关系做起的习惯,因此,选择低速电动车,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李冰对笔者如是说。

市场影响不可或缺

综合李冰介绍,结合笔者调研发现,虽然松下较早的介入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但步伐并非想象中的快,倒是反应迅速的韩国企业,非常懂得与中国业界“做生意”。与松下声称“动力电池主要供应美国”的态度不同,以LG化学为代表的企业,凭借对国内政策与趋势的精准认知,很快就敲定了在华投资的意向,并快速与长安、东风等多家企业“搭上了关系”。

与之相反,2011年,随着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力远”)与松下(Panasonic)株式会社(以下简称 “卖方”)在上海成功签署《股份转让合同》,科力远成功并购了松下位于日本湘南的镍氢电池工厂,而原松下电池无锡工厂总经理丸山弘美,随即加盟科力远,任高级副总裁。

的确,一向古板的松下,可能没有预料到,在政策的拉动下,2012年十城千辆,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不过2.74万辆,但是,随着2013年政策的持续推出和拉动,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如爆炸性增长。

调查公司富士经济2015年夏天预测,中国的EV和PHV市场规模到到2025年将比现在扩大7.5倍也就是暴增65万台,然而目前市场正以比预想更快的速度扩大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11月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的产量猛增至上年同期的4.4倍,达到29万辆。该协会表示,2015年全年保持超过35万辆的增长势头。

原标题:【揭秘】日本松下在华投资动力电池工厂原委 与LG恩怨未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锂离子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