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市场正文

用互联网思维破解城市病 未来十年投资将超两万亿

2016-01-06 16:08来源:法治周末作者:蒲晓磊关键词:智慧城市互联网+智慧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试点城市的不断增多,由此形成的市场规模也是越来越大。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认为,“互联网+”是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智慧城市是“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无数“互联网+”的叠加,如此形成的智慧城市的庞大系统,势必会带来天量的市场规模。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15年至2025年间,仅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累计投资将超过两万亿人民币,拉动就业超过400万人。据媒体报道,住建部正在制定中的“十三五”规划对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逾5000亿元。

问题背后是顶层设计缺失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在高速推进的同时,却将参照的标准落在了身后——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整体布局还是具体城市的规划设计,这也被视为导致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政绩工程等多种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整体的布局方面,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基本处于规划布局和总体设计阶段,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大多数城市的发展都是各行其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同样无法据此对地方智慧城市建设予以规划。住建部在对2013年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情况所作的总结中就指出,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统筹管理和顶层设计不全面、不清晰的情况。

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董云庭表示,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要干什么”,如果不面向应用将是“白建设”、不应用智慧技术将是“瞎建设”,而若不能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水平,那就是“乱建设”。

“从当前各地的推进热潮看,尽快构建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特别是数据互联互通的标准,会对减少未来发展的潜在障碍具有重要意义。”中兴通讯智慧城市学院执行副院长、政企事业部总工程师孙鹏指出。

具体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上,由于此前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较多,要将规划、市政、建设、城管、环保、交通、水务等多个部门整合成统一的平台有很大难度,由此导致的城市管理基础数据重复采集和建设的问题也就难以避免。

2014年8月底,发改委、住建部等八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将加强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然而,由于缺乏具体详尽的标准,一些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仍有不少问题。

董云庭认为,从政府角度来看,目前部分地区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缺乏发展长远性、复杂性的认识。重建设轻设计,片面追求“高、精、尖”的技术应用,忽视了用户对于应用的时机需求。同时对于地区的比较优势认识不清,盲目对智慧城市建设照搬照抄,造成资源浪费,部分地区的建设甚至演变为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入驻的措施。

原标题:用互联网思维破解城市病 未来十年投资将超两万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城市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智慧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