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政策正文

浙江宁波发布十三五规划: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力争2018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全文)

2016-01-07 11:39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十三五电力规划风电十三五规划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推进协调发展,构建港口经济圈和宁波都市区联动融合新格局

坚持港口经济圈与宁波都市区互促共进,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军民融合发展,实现整个城市高水平均衡发展和整体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

1.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港口经济圈。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港口的资本经营合作,建立国际港口联盟。加强与中东欧、东南亚等国家在装备制造、能源资源、海洋经济等领域的经贸产业合作,重点推进中意(宁波)生态园、中东欧(宁波)产业园及境外产业合作园建设。促进与长江中上游和中西部地区合作交流,积极协同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水平。

建设以全球一流现代化枢纽港为重点的综合交通体系。支持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重点港区开发、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海事航运服务和口岸监管,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加强与国家综合运输通道的衔接,形成沿海南北、沿江东西、甬昆西南三大通道。推进甬金铁路、甬舟铁路建设,谋划推进沪甬跨海铁路、沪甬城际、杭甬城际以及甬温沿海高铁项目,完善宁波铁路枢纽。加快建设甬台温高速复线、杭甬高速复线。完成栎社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拓展国际客货运和全货机新航线,建设全国重要干线机场。创建国家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拓展内陆无水港,加快建设宁波—华东地区集装箱海铁联运通道和“甬新欧”贸易物流线。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港航物流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全国示范物流园区创建工作,统筹港口物流园区功能布局,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拓展国际中转配送、流通加工等功能,健全港航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做大做强液体化工、塑料、铁矿石等交易品种,建设一批储运基地和交割仓,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大宗商品和能源贸易,建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多商品定价中心和交易中心。以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宁波航运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船级社、甬易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为载体,集聚航运资源要素,丰富完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体系,提升航运金融、航运人才、船舶交易等服务水平。引进和扶持船舶补给、海事仲裁、海员培训等服务机构,打造国际海事服务基地。

推动海洋经济与湾区经济联动发展。加快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大海洋经济产业基金引导力度,打造海工装备及高端船舶等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海洋智能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应用材料等新兴产业。建设海洋牧场、现代水产种业、现代渔业园区和示范基地,提升发展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加强宁波海洋研究与教育机构建设,构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创新基地。统筹推进杭州湾、三门湾、象山港保护与开发建设,推进美丽海岛建设,实现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加强湾区基础设施互联、海域环境共治、沿湾产业提升和湾区新城建设,打造陆海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港产城融合的战略基地和海洋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加快形成全省一流的湾区经济发展新格局。

2.推动宁波都市区发展。深化落实宁波都市区规划。推进宁波与舟山协调发展,扩大与台州、绍兴、嘉兴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建立健全都市区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创业创新互促共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协同共保。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共建,促进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实现都市区产业合理分布和资源优化配置。巩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动各类公共交通“零距离换乘”,构筑以宁波为中心的“一小时”都市区交通圈,促进都市区内部通勤一体化。加强能源、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探索电信、金融服务同城化。建设跨区域教育共同体、医疗联合体,推进公园卡、交通卡、医保卡等一体化。

加快推进市域统筹发展。按照全市“一张图、一盘棋”的要求,实施市域统筹规划,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多规融合”。依托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建设,加强紧凑型多功能组团和城镇的规划建设,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积极推进东部新城、姚江新城、空港新区等重大区块建设,着力增强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功能。推进余姚、慈溪和宁波杭州湾新区联动发展,优化整合空间布局和资源要素,打造宁波都市区副中心。加大奉化、宁海、象山统筹力度,增强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和建设品位,提升生态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调整优化行政区划,改革完善市与县(市)区的建设管理机制,理顺市级功能区与行政区体制关系。实施四明山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升工程,加快四明山区域发展步伐。

3.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品质。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施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工程,抓好“三江六岸”核心景观系统建设,加快中山路综合整治和重点区块开发,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大力实施美丽县城创建专项规划,推进卫星城和中心镇改革发展。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统筹优化农村布局规划,改进农民改善型住房建设方式,加强农村自然风貌、传统建筑和农俗文化保护,充分展现浙东民居特色。加大城乡绿道、郊野公园建设力度,提高绿色休闲水平。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名人故居保护利用,传承历史文脉。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建立依法治违长效机制,基本实现县县无违建,建成基本无违建市。

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提高户籍人口城市化率。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赋予抵押、担保、流转、转让等权能,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城乡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相融合。推进城乡公路、供水、供电、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能力、带动能力,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同步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4号线、5号线一期,积极推进中心城区至各县(市)城际铁路建设,基本形成覆盖市域的城际铁路网。实施国省道提升工程,推进中心城区快速路工程和跨江桥梁工程建设,完善城市组团通道。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构建以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四位一体”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完善三江口核心区慢行交通设施,构建与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安全便捷的慢行系统。实施地下空间与综合管廊建设,促进地上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推进特高压电网、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启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和建设,保障居民用电用气需求。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引调水力度,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强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推进雨污分流及再生水利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甬江、姚江、奉化江治理和城市内涝防治,提高城市防洪防涝能力。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和城市发展全面深度融合,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继续走在前列。深入开展“三网融合”建设,加快构筑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互联网出口带宽提速提质,鼓励企业和园区开通国际出口直连业务,实现重点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积极打造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应用,实现政务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深入推进健康、交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智慧应用系统建设,打造普惠化的智慧民生服务体系。

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下移,坚持依法、规范、文明执法。创新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强源头化解、前端管控和事前防范,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全覆盖。深入实施交通拥堵治理工程,完善城市交通管理。

5.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强先进文化引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工作,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实施“崇德甬城、爱心宁波”品牌工程,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和乡贤文化,开展“宁波好人”“最美宁波人”和道德模范宣传,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全域化更高水平文明之城。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大力传播网上正能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三五电力规划查看更多>风电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