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中国不会拯救液化天然气 印度也不会拯救海运煤炭

2016-01-08 09:44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关键词:燃煤电厂煤炭市场天然气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大宗商品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全球衰退,其中石油的表现可能最为明显——布伦特原油期货在全球金融危机低谷后,首次触底跌至40美元以下。彭博大宗商品指数也处于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当时布伦特原油的名义价格为10.53美元:

彭博(Bloomberg)大宗商品指数(1995年至今)

这一趋势迫使生产商不断寻找新的需求来源。液化天然气生产商和海运煤炭市场将亚洲市场视为他们的救世主——具体而言,他们寄希望于中国能够挽救液化天然气,印度能够挽救煤炭,但这两个国家真的会创造足够的需求,来扭转这两种大宗商品的下行趋势吗?

简而言之,结论是不会。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自2010年以来,中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能力已经翻了两番,并且仍将继续扩大,目前中国的进口能力已经超过了液化天然气的需求量和合同产量(contracted LNG):

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能力和需求

进口能力过剩是由之前需求快速增长造成的,在当时看来,建造进口输气终端似乎势在必行,但现在只有私人公司仍在建设新的输气进口终端,因为他们不愿意等待国家石油公司开放输气终端。

此外,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增加(将来还包括页岩气的产量)使进口LNG面临着定价压力,通过输气管道进口LNG的增加将使这种压力进一步增大。到2020年,中国的管道进口能力将高达135 Bcmpa(96 MMtpa),超过所有正在运营和在建的液化天然气产能,所以中国并没有巨大的新增需求可以挽救液化天然气市场

海运煤炭市场状况也是如此:过度建设、供过于求,且煤炭价格处于历史低位。今年中国的煤炭进口下降了29%,所以海运煤炭也在寻找它的救世主。

许多业内人士一度认为印度将会拯救煤炭市场,原因在于印度仍在推进电气化,拥有庞大的内在能源需求,并且其世界上最大的单一企业煤矿在开采和出货方面遇到了长期瓶颈。

去年印度煤炭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74万吨,占其总消费的24%。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所以煤炭生产商开始希望印度能够填补中国不断下降的煤炭需求。

但是,印度不会填补这一需求缺口。

第一个原因是: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将使燃煤发电量增速从过去十年的6.8%下降到2030年的3.6%。

第二个原因:提高燃煤电厂的热效率,将减少生产每千兆瓦小时电力的单位燃煤需求。

第三个原因:印度煤炭公司(CoalIndia )积极扩大国内生产,目标是在2017财政年度使生产量翻一倍(并结束燃煤进口)。虽然这是最乐观的估计,但即使是按照其国内生产的基本情况进行预估,印度的燃煤进口量也将在本财政年度达顶峰,此后开始下降,并在2023年完全停止进口:

印度热能煤的生产和需求

供应过剩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的重要原因。需求通常维持平稳,有时会出现下降,这也是全球经济趋势的一部分。

对于区域市场生产商来说,虽然液化天然气和海运煤炭确实是以亚洲为重点,但国家供应结构的变化同样重要。中国拥有大量的天然气储备,西伯利亚也一向拥有巨大的气田;但中国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距离天然气储备非常遥远。而在印度,印度煤炭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公司,现在正在转换策略并恢复稳定的产量增长。

这两种能源的供应情况已经和需求模式一样出现了变化。因此,中国不会挽救海运液化天然气市场,印度也不会拯救海运煤炭市场。

原标题:中国不会拯救液化天然气, 印度也不会拯救海运煤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电厂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天然气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