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激辩】能源互联网的研究重点 “能源”or“互联网”?

2016-01-15 08:51来源:全民光伏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电网公司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于新能源削峰填谷对容量要求、经济性非常高的应用,电池特别是电化学电池储能可以用,但是非常差。例如10千瓦/时三万欧元这样一个价格已经算贵的了。用油机做热黑启动是可以的,但是后来还是提到比如说用200MW的大型重燃它是不可能用电化学电池来启动的,对于新能源削峰填谷对容量要求经济性非常高的应用,电池仅仅是辅助,还要用多能互联水火风光完成新能源削峰填谷。在中国,我们的国情是火电严重过剩,如果我们考虑国情的话是不是把这些过剩的火电拆除就行,完全不是。现在我在做十三五能源预测工作,2015年最大负荷是10.7亿KW,最低负荷大概在4-5亿KW我这样一个峰谷差之间,6亿KW的峰谷差靠电池是不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只能用多能互联,新能源可以作为一个冲刺选手提供基于功率的一个应用来起到调频的作用,调峰要用多能互联来提供电池储能作为辅助,就算成本降到一元一瓦/时还是无法实现大量的削峰填谷的作用。电池很好但是在中国这么大的负荷出力背景下来削峰填谷,削峰填谷还是用风火、光火、水光、风光、powertogas来完成。

我们现在不需要考虑创新先看痛点,有痛点的地方必然是有需求的,上海地区工商业企业用电价格过高这个是必然事件,峰谷差必然会增大。另一个痛点是电动汽车虽然说还少,但发现在北京11月份新增销售汽车里有30%是电动汽车,像上海北京这种地方电动汽车增速非常快。电动汽车有个特点,充电时间和充电地点有密集性,比如说上班的时候都挤到陆家嘴或静安寺那边,对于当地电网负荷压力很大必然需要增容,是不是可以不用增加额外成本来搞定区域性充电问题呢?这是个痛点。还有一个痛点就是,上海这个地方辐照情况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坏,而且电价比较高,如何去开发上海周围屋顶分布式光伏。还有一个痛点,周边有很多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除了用电之外,用热量用气量也是非常大的,如何提供电气热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也是痛点。另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痛点,就是说我们整个能源体制从八十年代到现在30年时间它像一个堰塞湖一样,多多少少都堰塞在这里面,能源体制一方面电力体制在开放,另一方面以能源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再加上能源过剩的时代,很多堰塞湖痛点都会涌现出来。所以说只要抓住这些痛点不愁找不到应用,海量的应用地方就是你根据这个痛点一个个解决就行了,更不要说你基于未来还有很多创新性的应用比如说去做虚拟电厂去做综合化能源管理,基于电和气去做供应链金融,有很多的业务可以去做,落地的地方非常非常多。

正方(廖宇):针对痛点和落地,首先看创新技术,其次商业模式,第三个阶段是看应用场景,第四是用户体验,这是一个完整的周期。技术我们不讲,商业模式国外的我们可以借鉴。真正最难的其实是应用场景的寻找和实践。雷军讲过,小米2015年定位要做智能家居,智能家居5年前就有人在做,只有用手机做智能家居才会有今年的爆发市场。用户体验如我们所说的线上线下,用户场景你要博的是运气,用户体验博得对用户的感知。我们现在停留在商业模式到应用场景的寻找之中。上海的痛点有很多,车是一个痛点,8万块钱的牌照是个痛点,上海每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平均35度的气温只要超过10天以上,上海电网就会达到极限,这个时候上海正常负荷是2000万,如果35度的气温只要超过10天以上,负荷就会暴增到3300万左右,和纽约的用电量是一样的。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是数据增长的情况下,能源消耗与互联网的结合,我们非常清楚将来我们要做什么,看不清的是应用场景,需要我们一起合作与寻找的。

相关阅读:

“能源互联网行动”方案预计年底发布 先试点后推广

【重磅】发改委确认云贵为电改综合试点 电力交易中心或选择会员制

【大趋势】微电网开启能源互联网“新纪元”

【组图】一组图读懂全球能源互联网

原标题:【激辩】能源互联网的研究重点在“能源”还是“互联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电网公司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