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辣评】三个原因告诉你为什么不能设置煤炭地板价

2016-01-26 17:11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别凡关键词:煤炭价格煤炭企业煤炭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期,有煤炭行业人士提出希望国家制定煤炭行业最低限价措施,以保证煤炭行业的稳定运行。此提议一出,立刻得到了众多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的呼应。

诚然,煤炭企业近年来的压力确实很大。自2012年煤炭行业转入买方市场以来,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煤企盈利水平持续下降。权威数据显示,2013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收入下降3.2%,2014年降幅扩大至8%,2015年约下降15%,三年收入减少了8000多亿元。

煤炭企业收入下降确是因为煤炭价格下降,但是价格下跌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当前煤炭价格下跌、煤炭行业困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供需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环保压力大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下,煤炭价格下跌在所难免。

所以,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设置最低价格,无疑是治标不治本,无法解决煤炭行业深层次的矛盾。

在这一层面上,要稳定煤炭价格,帮助煤炭企业脱困就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将重点放在化解过剩产能、改善供求关系上,同时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管理,打击无序竞争,规范市场秩序以实现煤炭价格稳定。

更为重要的是,设置煤炭最低价将阻碍我国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如果目前我们的任务只是简单地帮助煤炭企业脱困,设置煤炭最低价似乎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煤炭产业不仅面临的是短期脱困,更是长期的转型升级。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热点与重点,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去产能任务显得尤为紧迫。在经过了一系列国家级淘汰落后产能会议的“洗礼”之后,煤炭行业已经成为此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专题会议上强调,用好市场倒逼机制,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抓住化解过剩产能、消化不合理库存、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等方面的难点问题,综合施策,率先从钢铁、煤炭行业入手取得突破,增强企业活力和投资意愿,缩短转型阵痛期,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22亿吨的过剩产能使得我国煤炭行业前进时步履沉重,这些过剩产能必须退出市场。

截至2015年底,全国煤矿总规模为57亿吨,其中约8亿吨属于未经核准的违规项目。还有超能力生产的、不安全生产的等。这些违法违规产能的存在扰乱了市场秩序,是导致煤炭市场不景气的原因之一。

价格机制是市场无形之手。在煤炭价格不断走低的过程中,那些存在成本高、生产率低、管理不善等问题的煤企因为承受不住低煤价的压力自然会退出或转型,最后留在煤炭行业里的则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企业。这正是市场倒逼机制的作用。如果放到历史长河的进程中看,这个过程恰恰就是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而如果在这个阶段设置了煤炭最低价,无疑是给煤炭淘汰落后产能增加了新的阻力。

所以,在现阶段设置煤炭最低价是不合适的,当然也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煤炭企业与其呼吁最低价,不如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寻找转型升级或者退出的机遇。

相关阅读:

【关注】为什么现在专家都在争论煤炭消费峰值?

原标题:辣评 | 三个原因告诉你为什么不能设置煤炭地板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价格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