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评论正文

求解——新能源消纳难在哪里

2016-02-17 07:50来源:《能源评论》杂志关键词:风电消纳风电企业风电装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们信什么,该信什么?这是个问题。

相信官方消息,还是相信微信朋友圈?

相信权威机构,还是相信某业内专家?

相信媒体通稿,还是相信某用户点评?

在这个公信力降低,私信力泛滥的年代,我们不仅丧失了相信的权力,还有相信的能力。我们要么成为阴谋论患者,认为任何事物都有掩盖真相的迷雾;要么成为无厘头病人,就算信错了也不过是一场呵呵。

然而,这样下去,问题就能解决了吗?

答案往往是:并没有。

相信,在我们身边各个领域,都存在着许多因为无法“相信”,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说到能源领域,眼下的新能源并网难题,便是如此。

自从去年年末,国家能源局公布了新能源并网运行相关数据,人们就从中发现了一系列刺眼的数字: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弃光电量约30亿千瓦时,弃光率为10%,弃光主要发生在甘肃和新疆地区;

201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弃风电量1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1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5.2%,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

照此计算,一年下来,弃掉的风和光,相当于一座大城市全年的用电量。在这个雾霾频袭,全民倡导清洁能源的年代,这感觉,如同高山湖泊那宁静清澈的水面,突然被落石击碎,湖底美丽的彩色贝壳便从视线里消失了一般。

痛定思痛,多数媒体和业内专家,依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维定式,悉数将板子打到了电网企业身上,认为电网企业由于利益交易,而对新能源并网不出力。

就像中国足协在任何一次国足冲击世界杯折戟沉沙后,都拿主教练来当替罪羊一样,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对于上述媒体和专家的言论,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摆出一副无论怎样,错都不在我的样子,给出的解决方案,总是面面俱到,处处重点,这就像看一张详尽的地图,有时反倒因其过于详尽而不得其所。

电网企业恰在这时发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据国家电网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国网公司2015年新能源累积并网装机1.66亿千瓦,其中风电1.17亿千瓦,太阳能发电3973万千瓦;全年消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20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3%。

面对各执一词的局面,我们该相信谁?

并网难实则是消纳难

道德口号的分贝,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总是高过规则与契约的底线。如同胡适曾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讲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情味儿的国家;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而大谈道德、高尚,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在新能源并网问题上,站在道德高地的无疑是那些新能源发电企业。它们像极了曾经的地产商,在国家政策红利和市场刺激下,拼命拿地盖楼,从不考虑能不能卖出去。而与地产商不同的是,这些企业都自带“清洁能源”光环,在面临窝电的时候,可以顺理成章的谴责政府或者电网企业。

根据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已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超过4300万千瓦,是规划目标的两倍,风电装机突破1.2亿千瓦,年均增长超过30%。

原标题:求解—— 新能源消纳难在哪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消纳查看更多>风电企业查看更多>风电装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