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一带一路”的中东愿景:签下数十份谅解备忘录 涉及能源领域

2016-03-01 10:15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蒋涛关键词:一带一路习近平能源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回答“中东之问”

习近平曾说,“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此访三国在地区国家中地位特殊,沙特是伊斯兰教发源地和伊斯兰教两大圣城麦加和麦地那的所在地,也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的阿拉伯国家,在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埃及是阿拉伯、非洲和伊斯兰大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伊朗是中东地区大国,在什叶派穆斯林中有着重要影响力,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后,伊朗同国际社会互动明显增多。

习近平此次到访具有代表性的中东三国,“以点带面”直接推动了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关系。“一带一路”的中东愿景图日臻成熟,其中的行动指南,在习近平1月21日于埃及开罗阿盟总部发表的演讲中可窥趋向。

在这篇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演讲中,习近平回答“中东之问”,全面阐述中国主张,为中阿关系以及中东地区和平发展指引方向。他指出,化解分歧,关键要加强对话;破解难题,关键要加快发展;道路选择,关键要符合国情。

“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习近平代表13亿多中国人民向世界作出承诺。

此次演讲中,习近平首次提出和平、创新、引领、治理、交融的“五大行动理念”,宣示中国将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

2014年6月,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不到两年后,在习近平此访结束时,中阿建立了政治战略对话机制,中国同8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同6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协议,7个阿拉伯国家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国。中国与伊朗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扎耶尼表示,海合会各成员国都赞成同中国建设更加紧密的联系,主张将海中关系提升至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在此访推动下,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重启自贸区谈判,并原则上结束货物贸易的实质性谈判。中海双方商定,努力于年内达成自贸区协定,开辟中海经贸互利合作的新前景。

“此访一个突出特点是,中国同往访国的政治关系均迈上新台阶,地区国家普遍对同中国增进互信抱有强烈意愿。”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一带一路”的中东愿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习近平查看更多>能源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