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报道正文

欧洲已死!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夕

2016-03-09 14:30来源:罗辑思维作者:罗振宇关键词:工业4.0罗振宇工业配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摩尔定律”不单只对硬件适用,对软件技术发展一样适用,因为芯片的容量差不多每 18~24 个月会增加一倍,带来的运算能力也会支持软件的大小跟着增加一倍。2002年服役的 F-22 的机载计算机软件包括 400 万行源代码,眼下刚刚投入试生产的F-35的软件则有 1900 万行。

软件是人写出来的,当初编写 F-22 的软件时美国人还使用了专门军用的 Ada 高级语言,可是源代码翻了几倍之后,就再也凑不出那么多懂 Ada 的程序员了,只好改为民用的 C 语言,不过连 C 语言的军方程序员都凑不出那么多,战斗机的软件又不能随便外包出去,F-35 的软件开发进度只好一拖再拖,成本也随着人吃马喂节节攀升。

当初美国人提出研发这种轻型四代战机是因为 F-22 价格过于昂贵,需要一种廉价飞机弥补其数量不足。在当时的计划中,这种战机的各项性能差不多相当于 F-22 的一半,造价只有其 1/3 。不过到现在,F-35 还没正式大批量生产,造价就已经快超过了 F-22 。

集美欧之力,造一款第四代战机尚且举步维艰,你还觉得欧盟能独力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几率有多大?

工业革命是一个由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每次工业革命之后,新的技术手段会让制造精度大幅度提高。一旦机器的精度提高,接下来带来的变化就是可以制造更复杂产品的机器。而越是复杂的产品,包含的零件也就越多,这些零件都需要有人制造出来,所以一个工业体系有多少种零件基本上就需要多少工人、技术人员掌握制造工艺。

说到底,一个国家要维持工业体系持续升级,必须要有足够的工业人口。每当一种更复杂的机器出现,只有招募到足够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产业升级才能进行下去。在一次又一次产业升级中只有人口足够多的国家才能甩掉所有对手。

反之,如果产业链已经拉长到把人口基数用光了,那就只能拆旧的补新的。每个国家都会把用来保命的军事工业留在手里,拆出去的工业首先是能赚钱、能滚动发展的民用工业,等民用工业拆得差不多了,机床、工业设备制造行业也会追着民用工业这个大客户而去,只留下军事工业。

虽然军事工业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的技术水平,但军工造出的枪炮都不能再用来造别的机器,一旦本国没有了民用工业,军事工业也不能把军用先进技术转移到其他产业。再也没办法实现用机器造机器,用老式机器造更先进的机器这种工业化循环。只要别人的工业化循环一运转起来,积累出新一代技术,那些昔日的帝国很快就什么也不是了。

在可预见的将来的将来,整个欧洲会像一个多米诺骨牌阵,一个又一个国家倒下,从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这些猪国(PIIGS),再到英法,最后是德国。如果说有什么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客观历史规律,这就是。

3

后 记

如果很快有第四次工业革命,那么我个人猜想很有可能会是以核聚变、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三大标志性事物宣告一个时代的来临。

而其中最基础的一定是对于能源来源方式的革命。在聚变能这个领域,目前能够确定拥有集反场箍缩磁约束、超导托卡马克、非超导托卡马克这三种装置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另一个,可能是美国。

至于欧洲,欧洲建造的巨型强子对撞机里面的核心部件,你猜是 made in 哪个国家?

原标题:欧洲已死,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罗振宇查看更多>工业配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