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材料市场正文

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四”路径

2016-03-16 09:06来源:赛迪智库作者:刘彦红关键词:石墨烯储能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实施可穿戴智能设备工程,突破柔性石墨烯电极、柔性石墨烯触摸屏、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石墨烯化学传感器、石墨烯微型超级电容等核心技术,实现其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服饰上的应用,减轻可穿戴智能装备重量,增加其人体学适配性和智能性。

实施储能工程,突破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石墨烯高压电缆等核心技术,实现其在智能电网储能系统,能量传输系统,风能、光伏发电能量储存系统,边远地区、农村地区以及城镇居民的自备电和家庭储能系统的应用,提高能量存储效率,减少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实施高效新能源工程,突破石墨烯锂电池电极、石墨烯透明导电膜、石墨烯透光膜、石墨烯储氢/甲烷材料等核心技术,提高电池材料能量密度,增加电池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循环寿命,替代ITO,实现新一代高效新能源电池和转换效率非常高的太阳能电池。

实施军工装备换代工程,突破石墨烯光电子传感器、石墨烯激光器、石墨烯轻质复合材料、石墨烯高强高韧纺织材料等核心技术,实现在军用远程探测监控系统、激光武器系统、军用飞机、军用装甲防护等领域的应用,升级我国现代国防装备,增强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路径二:重点行业应用示范

坚持石墨烯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行业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明确石墨烯发展大方向。鼓励全民创新,引导创新成果转化,扎实提高基础科学理论水平,促进各行业深度发展,总结积累产业化经验,加快推动石墨烯应用整体水平提高,开展重点行业的应用示范工作。

首先,医学领域,缘于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极其敏感,并在理论上可实现单分子检测,石墨烯及相关材料是制作生物传感器的理想材料,特别是用于开发生物系统的界面传感器。传感技术与生物学的结合,可实现亚细胞级的细胞表面动力学研究,并创造出新型器件,以开发基于石墨烯及相关材料的医用新技术。

其次,化学领域,因石墨烯及其相关材料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敏感,是制备化学传感器的理想材料,可用于化学分析,环境监测等;另外,石墨烯及其相关材料可达到只有原子厚度,且具有优良的力、热、电性能,对腐蚀介质抗渗性好,与基材表面附着力强,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可防止严酷环境下的电磁损害,在海洋工程防腐,比如船舶、海上风电等等防腐,或其他高性能、轻质技术应用的功能涂层和界面领域,均有理想的应用前景。

原标题: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路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