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援引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IRENA)的一则新报道,到2030年,如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翻一番,将最多可节省4.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是为之付出成本的15倍。REmap:可再生能源路线图 (Roadmap for a Renewable Energy Future)在今天的柏林能源转型对话(Berlin Energy Transition Dialogue)上正式发布。该路线图提出技术方案,来实现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目前的稍高于18%提升至36%。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德南•阿明先生(Adnan Z. Amin)阐述道:“实现翻番不仅在技术上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在经济上回报也是很可观的。可再生能源路线图表明这不仅是最经济的途径,而且还是最具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行为。此举可创造更多工作机会,可通过减少空气污染挽救千百万人的生命,并且开始实现巴黎气候大会的决议,即全球平均温度上升值控制在2°C以内。”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刚刚发布的“全球可再生能源路线图(第二版)”将其分析范围扩展至40个国家,占全球能源总量的80%。研究表明,电力部门中可再生能源使用份额的提升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到2030年,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可使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生产量从目前的23%提升至30%。如果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翻番的话,这一比例可达到50%以上。交通运输、建筑和工业部门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目前可再生能源在这些部门中的发展相对滞后。
“电力部门的能源转型正在稳步进行中,而想要实现全球气候和发展目标,下一阶段还需更侧重于交通运输、供热和制冷部门。”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创新与技术中心主任Dolf Gielen讲道,“如果能够实现翻番,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用量的大约一半份额将来自这些部门,因此,要想实现翻番的目标,就必须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这些部门中的应用。”
根据现已制定的各国家规划,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仅能达到21%。为实现翻番,可再生能源年增长率需要提高六倍,这意味着从现在到2030年每年平均需要7700亿美元的投资。实现这一目标,到2030年全球能源体系成本每年将增加大约2900亿美元,但在治理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方面节约支出将为新增成本的15倍。
可再生能源占比翻番的主要效益:
˙(结合能源效率的提升)可将全球平均温度上升限制在不高于工业化以前水平2°C的范围内;
˙ 到2030年可减少高达120亿吨的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这一数字是各国家在其国家自主贡献(NDC)中承诺通过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用量来减少碳排放量的5倍;
˙ 到2030年将在可再生能源部门创造2440万个工作机会,远高于2014年的920万;
˙ 到2030年,通过减少空气污染每年可拯救多达400万人的生命;
˙ 可使全球GDP增加多达1.3万亿美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中提出了五项优先行动举措,其中包括:(1)纠正市场扭曲,创造公平竞争环境;(2)使能源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某些可再生能源的间歇特性;(3)新建城市开发项目及工业生产中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提供供热与制冷解决方案;(4)推广基于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生物燃料的交通运输技术,以减少空气污染;(5)确保生物能源原料供应的可持续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阿明先生表示:“可再生能源的时代已经来临,但如果没有各界的共同努力,其潜力将得不到快速有效的开发以实现减排和发展目标。这一“路线图”对于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的决策者而言,既是对应该对牢牢把握机遇的一个提醒,又为错失良机而付出代价所敲的一个警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政策解读。文件明确,《实施细则》分为总则、投资开发、备案管理、建设管理、电网接入、运行管理、附则七章,共计四十一条,覆盖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定义分类和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要求,重点对以下四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以下简称“远景赤峰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该项目通过世界上首个2GW级100%新能源、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重构了新能源条件下的工业能源逻辑,标志着“新
日前,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CEPower公司宣布,计划在新南威尔士州部署的8GWh电池储能项目已经获得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EPBC)法案许可。根据澳大利亚EPBC法案网站最新发布的消息,该项目于6月18获得“非受控行动”批准,这意味着可以开工建设。ACEPower公司计划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北部地区部
2025年7月10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超过15%,但各地区之间的增长差距却在扩大。亚洲自过去几年以来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在2024年贡献了全球71%的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其次是欧洲和北美
最新消息!2025年1-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蹭蹭上涨的背后,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普通人如何在“绿电”大风口下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x2193;#x2193;#x2193;新能源汽车,秒变充电宝让“绿电”更“稳”更“有力”除了正在建设的新能源储能站之外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有
当人类文明的火种在远古洞穴中点亮第一簇火焰时,对能量的追逐便刻入了文明基因。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重磅系列对话节目《储能新纪元》,将镜头对准书写人类能源利用的全新答案。这是一部技术科普的影像记录,也是一曲关于中国能源转型的时代叙事。我们以“能”为笔、以“源”为卷,勾勒出光热储能技术从实
“双碳”时代,水电如何发挥出最大作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后大坝时代。世界反坝运动兴盛一时,却恰逢中国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能资源开发。移民安置、生态保护等问题一度将中国水电推入舆论旋涡,“让河流自由流淌”的反对声浪甚嚣尘上。(来源:能源新媒文/郑威廉)2011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7月10日,洛阳平洛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洛阳平洛新能源有限公司孟津区独立储能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位于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雷湾村炎黄大道与王铎路交叉口东南角,项目总占地面积1.9267公顷,进站道路自项目场站北侧边界与会小线相连,总长194m,路基宽度6.5m,采用双车道四级公路标准,混凝土路面
日前,湖南新宁县发布通知,拟邀请具备相关资质的厂家商谈光伏建设项目。通知提及,为全力推进新宁县县域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项目落地,新宁县固城能源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现诚挚邀请具备相关资质的优秀厂家莅临洽谈,共商合作、携手打造优质光伏项目,为清洁能源发展贡献力量。据悉,新宁县固城能
7月9日,2025越南国际光伏储能展览会在胡志明市天空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首航新能源携系列光储解决方案闪耀亮相1-K12展台,凭借先进技术及光储解决方案,吸引了全球光储同行及参展客户的广泛关注。展台现场人流涌动,热闹非凡。得天独厚,越南光储市场大有可为越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6月11日,在2025SNEC展会期间,通威正式宣布加入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lobalSolarCouncil,GSC)、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行动联盟(IRENACoalitionforAction)及太阳能管理倡议(SolarStewardshipInitiative,SSI)。这是通威首次同时亮相全球三大新能源权威组织,再次彰显通威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领
当前,全球正处于深刻的能源变革之中,世界正走在通往可持续、安全和包容的能源未来之路上,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和应用成为推动这一转型的核心力量。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统计报告》,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总计585吉瓦,占全球新增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被全球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正加快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2024年我国氢能产业在生产
景春梅金爱伟谢笑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近两年来,我国光伏制造业阶段性供需失衡,“量增价减”问题加剧,出现“内卷式”竞争。光伏制造业是我国培育的重要新质生产力,长期看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推动光伏制造业重回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5月19日至22日,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期间,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外能源电力企业、相关国际组织等举行外事会见活动。公司董事长张智刚先后会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卡梅拉、希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努萨基斯、巴基斯坦国家输电公司董事会主席乔杜里、特大电网运行者组织秘书长
2025年5月20日,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代表、企业决策者及学术界专家共同参与。金风科技副总裁陈秋华受邀参会,并与全球能
5月20日,由国家电网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日立能源受邀出席此次活动,并与行业专家深入探讨驱动电网和能源低碳变革的关键路径。自2020年以来,国际能源电力转型论坛已举办四届。本届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并不断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9月6日,由国家能源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共同主办的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开幕。论坛以“合作共谋能源变革共建共享绿色未来”为主题。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许昆林、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拉·卡梅拉和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里沙赫巴纳等线上或线下
4月8日至14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林山青率团访问德国和芬兰,并出席“2019年柏林能源转型对话”。在德国期间,林山青会见了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国务秘书费希特。在芬兰期间,林山青与芬兰能源环境住房部部长蒂利凯宁共同主持召开第二次中芬能源工作组会议,并参观调研两国多个能源企业和项目。国家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林山青9日在柏林透露,2018年中国清洁能源(包括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合计约22.2%,较2012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但距离2020年和2030年分别达25%和35%左右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林山青当天出席柏林能源转型论坛分论坛并作了发言。他在发言中表示,作为全球最大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林山青9日在柏林透露,2018年中国清洁能源(包括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合计约22.2%,较2012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但距离2020年和2030年分别达25%和35%左右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林山青当天出席柏林能源转型论坛分论坛并作了发言。他在发言中表示,作为全球最大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林山青9日在柏林透露,2018年中国清洁能源(包括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合计约22.2%,较2012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但距离2020年和2030年分别达25%和35%左右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林山青当天出席柏林能源转型论坛分论坛并作了发言。他在发言中表示,作为全球最大
3月19日-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应邀出席2017年柏林能源转型对话和国际能源转型联盟第二次非正式筹备会。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加布里尔会见了努尔白克力。出席2017年柏林能源转型对话开幕式后,努尔白克力在能源转型的市场准备分论坛上发表讲话。他表示,作为世界上最
4月22日,超过150个国家在联合国总部签署《巴黎协定》。《巴黎协定》代表了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在气候变化科学的基础上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大幅减排温室气体的制度安排,这意味着《巴黎协定》的签署是改变能源发展轨道的分水岭,21世纪将成为终结化石能源的世
4月22日,超过150个国家在联合国总部签署《巴黎协定》。《巴黎协定》代表了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在气候变化科学的基础上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大幅减排温室气体的制度安排,这意味着《巴黎协定》的签署是改变能源发展轨道的分水岭,21世纪将成为终结化石能源的世
4月22日,超过150个国家在联合国总部签署《巴黎协定》。《巴黎协定》代表了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在气候变化科学的基础上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大幅减排温室气体的制度安排,这意味着《巴黎协定》的签署是改变能源发展轨道的分水岭,21世纪将成为终结化石能源的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