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动力电池应纳入补贴考量 不让劣币驱逐良币

2016-03-24 08:32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补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猴年春节前夕,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发展改革委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核查。此时,新一轮补贴政策恰好正待出台,可以说,承载着厚重期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当下走到一个关键时间节点。

不让劣币驱逐良币

“发现一起就要处置一起,一旦证实涉及其中,相关企业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将被暂停,还要依法进行处置,直至取消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这是3月21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的严厉表态。

“查骗补”的态度和决心令全行业、全社会感到安慰,然而陆续揭开的盖子却令人震惊和痛心。仅2015年,国家和地方针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就高达300多亿元。巨额红利刺激了新能源车产销,也使一些企业开动“歪脑筋”,骗取补贴获利。

记者了解到,参与“骗补”的企业既包括新能源车制造、销售方,也包括租赁、购买方,双方或“独立作战”,或相互勾结,一般采取两种方式“骗补”:一是新能源整车企业全资或参股汽车租赁公司,“左手倒右手”自产自销,从中获取补贴;二是由一家汽车租赁或运营公司主导,与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合作,通过“一块电池装多辆车”的方式获取补贴,甚至电池拆下重复销售、重复套取补贴。

“骗补”的经济损失有多大?先看看补贴力度有多大。以6—8米的纯电动客车为例,按照2013年至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每辆车国家补贴30万元。同时,在巨大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压力下,大多数地方政府均会按1:1比例配套补贴,总共就是60万元。

然而,业内人士透露,6—8米纯电动客车的制造成本一般在45—50万元甚至更低。这样一来,补贴比成本还多。“去年年底买车几乎是白送,哪个不动心呢?”山东聊城冠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虽然具体骗补的车辆数量、补贴金额还没有清查完毕,但从去年前10月新能源汽车上牌量比销量少了7万辆就可窥见一斑。

“骗补”之害,不仅仅在于浪费了国家的巨额补贴资金、纳税人的钱,而且给新能源车市场烧了一把虚火,扰乱了市场秩序。

其实,有少数目光长远、志向高远的企业此时已经沉下心来厚积薄发。去年,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作为一匹“黑马”跃上销量第七的位置,正是得益于其掌握了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打造了一条从材料、电池、动力总成、汽车到储能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尤其是其国际领先的钛酸锂电池技术,有效解决了充电慢、衰减快、安全系数低、工作区间窄的普遍难题。同时,宇通、金龙、安凯等传统客车企业凭借品牌与产业基础,各自的新能源产品也获得了市场认可。

原标题:动力电池应纳入补贴考量——新能源汽车需要怎样的补贴政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补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