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为何构建?如何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6-03-30 10:37来源:能源评论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特高压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根本。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为世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描绘了新蓝图,为应对气候变化开辟了新道路,得到国际普遍赞誉,形成广泛共识。联合国及其全球契约组织、国际能源署等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大力支持,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代表世界未来能源发展方向,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根本性、系统性解决方案。

为什么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能源是经济社会的“血液”。18世纪中期,煤炭取代薪柴,推动了近代工业建立和发展。19世纪中后期,石油开发和电的发明,催生了现代工业,化石能源逐步成为主导能源。但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利用,带来三大挑战:一是资源紧张。2014年,全球消费煤炭82亿吨、石油336亿桶、天然气3.5万亿立方米。按目前开采强度,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仅能再开采110年、53年和54年。二是环境污染。全球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从1965年的51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4年的159亿吨标准煤,在生产、运输、存储、使用各环节,对大气、水质、土壤、地貌等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三是气候变化。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57%,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不有效控制能源碳排放,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超过4℃,导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等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

自1995年第一届柏林气候大会和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谈判,采用碳定价、碳交易等方式解决问题,但实践证明,这条路举步维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仍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要实现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确定的“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并力争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推进全球能源变革转型势在必行。根本出路是加快清洁发展、实施“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以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发电,尽快摆脱化石能源依赖。

电是最清洁高效的能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有限且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将主要用于工业原料。供应侧,清洁能源必将替代化石能源;消费侧,电可以替代各种终端能源。各类能源开发、转换、配置、使用的基本平台是电网,因此,能源网的本质是电网,能源互联网必然是互联电网。能源网、交通网、通信(信息)网是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基础网络设施。经过多年建设,全球交通网、通信(信息)网已实现跨国跨洲互联网,能源网必然向全球互联方向发展,即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就像人的“血管系统”,信息互联网就像“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已经互联,“血管系统”也一定能够互联。

原标题: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推动世界能源变革转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