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绿色风电得为火电让路 风电人怒了向政府要说法

2016-04-01 09:10来源:能见App作者:小泽关键词:弃风限电火电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指出,一些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干预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涉嫌违法。他们已经向相关部门申请信息公开,如果在法定时限内得不到答复,将采取举报、申请行政复议等方式,不排除诉讼可能。

相关新闻:【深度】弃风限电也是受够了 现在他们要勇敢维权!

五大发电集团的可再生能源够了吗?(图表)

经济下行,弃风限电这一问题由于政府干预变得更加严重。3月31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指出,一些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干预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涉嫌违反《可再生能源法》、电改9号文、《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和《合同法》的规定。他们已经向云南、甘肃、新疆相关部门依法申请信息公开,如果在法定时限内得不到答复,将采取向国家主管部门举报、申请行政复议等方式,同时不排除提起行政、民事诉讼的可能。

当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弃风限电问题专题讨论会。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介绍,弃风限电已经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他表示,蒙西的风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20%左右,如果不考虑无法调度的自备电厂,风电占比将达到近30%。内蒙古同样拥有大量煤矿和火电,但弃风限电比例很小。相比之下,其他地区风电占比大都在10%左右,风电发展潜力很大。

据介绍,2015年,全国平均弃风率15%,从2010年至今累计弃风电量近1000亿度,相当于三峡、葛洲坝两个水电站2015年全年发电量,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30亿元。仅2015年,全国弃风电量就达到339亿度,甘肃、宁夏、黑龙江等地在入冬后的弃风率高达60%!弃风现象导致风电企业蒙受超过180亿元巨额损失,严重干扰我国风电产业健康发展,加剧环境污染,也威胁到我国政府在国际上做出的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承诺和能源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自去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出台规定,加剧弃风问题恶化和复杂化。比如,新疆要求不参与直供电的新能源场站停发,云南则要求风电拿出60%的收益补偿火电等。秦海岩特别强调,弃风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机制问题和认识问题。以宁夏为例,之前一直到去年9月基本不限电,但10月起弃风率猛增至60%,就是宁夏政府为了保证GDP和财政收入,为了保护宁煤及下游的火电企业,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采取行政手段加以限制。

秦海岩认为,弃风的真正原因,并非技术因素或其他实际的限制性条件,而是因为既不自由也不公平的电力市场存在的一系列障碍,再加上因新技术威胁旧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而受到的阻力。

我国政府已向国际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30年要达到20%。为此,“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至少应达到2.5亿千瓦。如果弃风限电问题不解决,我国将无法兑现这一承诺,也无法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弃风限电带来的危害,远不止打击投资积极性、影响风电产业发展这么简单。

秦海岩强调,很多人对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存在误解。这里的全额既包括量的全额也包括价的全额,不能保量不保价,更不能一起下跌。发改委价格司在制订上网标杆电价时,就是按照当时的投资水平和各个区域的资源情况进行估算,按照8%的收益确定电价,以此保护开发商投资热情。如果地方政府部门继续打着改革的幌子,干预可再生能源发电,风电企业亏损会越来越严重,《可再生能源法》更是无从落实。

秦海岩表示,虽然我国2005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中早就确立了“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制度,但现实中这项规定一直未能真正落地。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运用行政手段干预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严重侵害了风电企业的利益,干扰了我国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有悖于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目前,风能专业委员会已经向甘肃发改委、经信委、电力公司,新疆监管办、经信委和云南工信委依法申请信息公开,询问他们出台的措施、文件有何法律依据,在得到答复后申请行政复议,废止相关文件。如果对方不遵守《信息公开法》,不给予回复,他们可以直接采取行政诉讼的手段,要求其必须答复。目前距离法定时限还有一周左右,届时他们将根据地方政府部门的反馈确定下一步工作动向。

关于本次维权行动的意义,秦海岩表示,行业和企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具体行动。维权的意义甚至大于其行动的本身。首先,这样可以保证风电企业的基本收益和发电小时数,让维权有法可依。其次,督促相关政府部门和电网公司回归到依法行政和管理的道路上,杜绝乱作为的行为。 第三,提高企业的法律和维权意识,鼓励企业通过法律途径减少和避免因其他机构违法所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四,本次维权对于可再生能源行业和法律界均有重大意义。在可再生能源行业,这将是首个集体法律维权案例,开创了业内对于解决行政违法问题的新途径,为企业维权探索了新渠道。

原标题:绿色风电得为火电让路 风电人怒了向政府要说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