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黑龙江十三五规划:加快热电联产建设 统筹推进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全文)

2016-04-01 14:1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黑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节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依托产业基础,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重点在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汽车、农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重点领域、17个细分行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突破,提升“黑龙江制造”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专栏4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加快实施100个数字化车间、1000条自动化生产线的“100+1000”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促进生产手段向数字化、模拟化、智能化转化,生产方式向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转变,生产组织向全球化、服务化、平台化转移。

第四节 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实施“网络强省”战略,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丰富信息服务,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保障信息安全,繁荣信息经济。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鼓励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联盟,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培育新兴业态和新增长点。

实施大数据战略,整合公共数据资源,构建跨部门的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促进信息系统跨部门互联互通与共享。搭建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优先推动民生保障服务领域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加快实施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推动改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治理方式。实施工业、现代农业等大数据示范应用工程,鼓励企业创新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汇集、发掘和服务,发展大数据产业。以哈尔滨经开区、大庆高新区等为载体,实施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工程,吸引国内外相关企业布局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和枢纽型数据灾备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集聚地和云计算应用服务基地。

第五节 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管理机制,扩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自主权,全面落实对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股权期权激励、优先购买股份等方式,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推进从事开发应用的科研机构企业化改制,支持公益类科研机构整合重组,做大做强一批行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切实用好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国家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创新活动。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支持和引导大众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创业,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领办创办企业,允许兼职兼薪。引导大学生开办公司创业、合作创业、去有发展潜力和新商业模式的小公司工作创业,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创办企业。支持高校在校园内和校园周边建设孵化器和创业园,加快大学生创业见习、创业示范、科技创业实习等基地建设,到2017年省级大学生创业基地达到1000个。推动农民创业,引导农民从事能够增加收入、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以高于政府最低收购价卖给市场的种植、养殖、销售、加工等多种产业化创业活动。积极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拓宽创业投资融资渠道,加快创业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完善创业扶持体系。

第三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创新实施《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在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从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农业强省。到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

第一节 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住水利、科技、农机、生态四条主线,争取将“两大平原”纳入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打造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土地修复、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重大工程,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大规模推进生态工程、水利工程、田间配套工程、科技工程、信息工程建设,力争新建生态高产标准农田6000万亩。加快农业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农机化技术和新型农机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500亿斤,农机总动力达到6800万千瓦。

第二节 优化农业结构

按照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的思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优化种植业结构。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创新发展订单农业,突出发展优质高效作物种植,推动粮经饲协调发展。与消费市场和加工企业需求对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推动发展高蛋白玉米、高淀粉玉米、鲜食玉米、高蛋白大豆、高油大豆、优质马铃薯和杂粮杂豆等优质农产品。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建设城郊、沿边蔬菜瓜果生产区和夏秋菜南销生产区,鼓励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烤烟、亚麻等生产。扩大苜蓿、青储玉米等饲草料种植。

加快发展畜牧业。实施“两牛一猪一禽”工程,加快建立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以中西部等地区为重点发展荷斯坦奶牛养殖,以松嫩平原草原地区和山区、半山区为重点发展肉牛养殖,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发展生猪养殖,在西部地区适度发展肉(奶)羊养殖,在大中城市周边地区适度发展规模化家禽养殖。到2020年,全省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0%以上。增强动物检验检疫和疫病防控能力,新建市级区域性兽医实验室5个,新建或改扩建县级兽医实验室71个。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第三节 发展绿色农业

扩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建设全国最大、优质安全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健全支持政策,实施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三减”,鼓励使用有机肥和绿肥、生物农药,开展农业化学投入用品零施用示范项目和黑土地保护示范项目,普及推广生态耕作模式。到2020年,全省化肥使用量减少10%、除草剂减少20%、杀虫和杀菌剂比同等病虫害发生年份减少30%。构建以市场检测为主体、第三方委托公证为辅助、政府监管为保证的检测监测体系,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支持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申请绿色农产品认证。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大力保护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到2020年,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知名品牌达到240个,认证面积稳定在7400万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黑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