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市场正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 “骗补门”事件持续发酵

2016-04-13 10:47来源:动力电池网作者:云音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骗补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骗补”一事的调查,牵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神经。近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某高层论坛上放出“狠话”,对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将“发现一起处置一起”,对于骗补企业,“没补贴的钱不会下发,已补贴的钱一定要扣回。依法进行处置,直至取消这些企业的资质。”

苗圩此番强硬表态的同时,监管部门对新能源汽车骗补的调查也正渐入高潮。多家车企表示已经接到上头调查的文件,而监管层也放出风声,称已掌握部分企业骗补的证据,骗补的调查在有序推进。

受骗补调查的影响,多地至今仍未发布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方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月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1.61万辆,环比大幅下降84%。而乘用车销量1.37万辆,环比下降了63%。行业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的紧张压迫当中,骗补调查的进展,跟所有企业的前景息息相关。

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分别为34万辆和33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3倍和3.4倍,产销规模均位居全球首位。不过,在2015年刚刚收官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却曝出骗补的丑闻。今年1月,有媒体调查显示,去年前10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上牌量之间的差额超过7万辆,预计可能有高达10亿元的补贴资金被企业以各种方式套取。

据媒体报道,新能源汽车企业骗补的行为可谓五花八门。由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与续航里程有关,续航里程越高补贴额度越大,因此部分车企增加劣质电池,“强行”增加续航里程,达到获取更高骗补的目的。

另外,也有厂商使用不合规定的低标准电池,冒充新能源车以骗取补贴。一些厂商在生产新能源车的同时,也成立一些租赁性质的中介公司。汽车出厂后直接卖给中介公司,相当于“左手倒右手”,补贴已经拿到,但汽车却并没有真正流向市场。更有甚者,一些厂商在生产完一台新能源汽车后,又把汽车电池拆下卖掉,一辆车来回卖好几次,补贴金额也随之循环领取。

骗补调查一经曝出,旋即引起市场一片哗然,在舆论影响之下,监管层也随即宣布介入调查。1月21日,包括工信部、财政部在内的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将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核查。而在2月初,财政部组织全国35个专员办检查北京、上海、江苏等25个省市,检查目标包括2013-2015年度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的全部9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并延伸至部分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而在今年3月,工信部又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通知》中,工信部要求各汽车生产企业,在2016年3月31日前开展产品一致性专项自查,并编制自查报告。对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举一反三,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有分析人士认为,政府刺激是希望通过检测电池的一致性,对企业骗补的违规行为进行定性的判断。

经过一番调查走访,新能源汽车骗补一事也有了初步的眉目。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对外宣城,目前已发现一些企业存在新能源车骗补行为,具体详情有待进一步查处。苗圩表示,下一步政府将对这些企业进行严肃处理。有消息称,实施骗补行为的企业,最大的惩罚可能是被吊销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执照。

“在调查初期阶段,政府的力度可能会比较大。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的企业要多留个心眼,避免车企被调查对自身经营造成影响。”汽车销售工程师李敏(化名)表示。

原标题:“骗补门”事件发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骗补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