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报道正文

【聚焦】环保部权力重组 能否实现陈吉宁的施政理念?

2016-04-19 08:33来源:能源杂志关键词:火电火电环保燃煤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未来的挑战

3月20日,一则消息使周末寂静的环保圈变的纷扰起来——针对媒体质疑江苏省环保厅对高邮市光明化工厂废水PH值超标处罚的质疑,环保部责成江苏省环保厅说明情况。

这是两会以来,环保部首次针对下属机构的垂直监管,未来,环保部对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能将愈发的明显。

“新一届环保部的权力重心正在发生转移,未来,环保部对旗下的环保局起到直接监管作用,由横向管理,变为对地方环保部门的垂直管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不难看出,未来,陈吉宁将延续以往强势的风格,努力矫正环保部之前主要职能方向,尽力将环保部的运转纳入到新的轨道上去。

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环保行业,真正落实到位,其背后的阻力似乎更不容被忽视。 其一,则是人员配备上的难题,陈吉宁也向媒体表示:“新三司的领导将机构调整涉及面广,内部职能、运行机制的建立和人员配备完全到位尚需要一个过程。”

虽然权利重组强化了环保部的话语权,但“小监管”的思路导向下,人员编制存在很大的不足。根据《南方周末》统计,现在整个环保部编制311人,与美国环保局编制17106人相比,人力资源捉襟见肘,专业人才不足。

此外,在稳定的表象之下,难以调和的矛盾日益的突出,尽管“新三司”被认为是环保部精简机构、强化管理的大胆创新,但有业内人士担忧,这可能会造成部委之间的职能重复加剧。在工业企业监管上,有发改委环资司、工信部节能司。在土壤治理上,有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在水环境管理上,水司与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也具有监管职能。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的主要任务包含依法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和评价工作;组织监测、监督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

该司同时设有地质环境保护处,拟订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地面沉降防治工作规划、技术规程和标准,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环境地质勘查和地下水过量开采与污染的监测、监督等管理工作。

而水利部也兼有负责防治水土流失,拟订水土保持规划并监管、监测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监督实施及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等相关职能。

对于从业者来说,新三司无疑拉开了业内人士期待。同时,也不可避免引发部委职能重复的隐忧。特别是在政策实施细则何标准的界定上。目前,各部委的环境评价标注、分析方法、布点采样,还是在质量控制等方面都相对成熟,体系也比较完整。但在监测规范上,目前存在的两个系统的3种监测规范。

另一方面,法律细则能否完善,直接关系到环保部的公信力能否维持。在不久之后,万众期盼的《土十条》可能在今年发布。但是,根据记者调查发现,相比《土十条》,业内人士似乎更加期待各地水十条、大气十条的细则,这亦是当下环保产业的法律法规所面临的最大短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新《环保法》、水十条、大气十条都明确了责任主体,提供了方向,但是在可操作性、细则上还是有待提升。这导致了环境管理诸多部位责权不清,部委博弈、监管困难的现状。

时至今日,环保部仍在摸索改进自身的管理体系。有消息称,未来,环保部科技标准司的标准制定职能可能会下放到新三司当中。这预示着环保部也在加强其在标准制定上的专业化程度,以争取在政策制定上以一种更加专业化的姿态管理。这也是环保产业从业者对低价竞标、无序发展的环保产业理性、有序发展的期待。

原标题:环保部权力重组 能否实现陈吉宁的施政理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查看更多>火电环保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