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破解“邻避效应”丨他们为何愿意与垃圾焚烧发电厂为邻?

2016-04-25 14:11来源:南方杂志作者:林若川关键词:垃圾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热评:“欢迎建设,但离我家远一点”的思维定势怎么破?

 

PX项目在数个城市相继搁浅、高铁线路在反对声中被迫改线、垃圾焚烧场在舆情汹涌里夭折停建……当下中国这些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烦恼,让“邻避效应”这个舶来词一次又一次地进入公众视野,也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可“欢迎建设,但请离我家远一点”一旦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邻避”困境便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地政府努力求解的一道难题。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邻避效应”是现代化和都市化加速发展的伴生物,是社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纵观全球,这也是许多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

“邻避效应”的出现,被专家学者们看作是对国家现代化治理方式的考验和对制定出的公共政策优劣的检验,同时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如何能够更加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对于“邻避”冲突,回避与掩盖不是解决办法,破解“邻避效应”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做到决策更加透明,建立健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科学机制,落实民众对地方重大公共事务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决策权,“邻避”困境这一世界性难题才有望得到破解。

令人欣慰的是,面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个个“邻避”难题,广东各地因势利导,科学应对,在此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值得复制和推广的有益经验。

说到底,“邻避效应”是发展之痛,更是进步之阶。在建PX、垃圾焚烧厂等项目中,要消除附着其上的妖魔化了的环境敏感,就必须从尊重环境权益、改进决策程序着手,把环境决策上升到关涉生存权的高度上去审视,并在舆情反馈中裨补阙漏,以良性互动积攒民意筹码。唯其如此,才能实现从“邻避”(“Not-In-My-Back-Yard”,意为“不要建在我家后院”)到“迎臂”(“Yes-In-My-Back-Yard”,意为“请建在我的后院”)的华丽转身。

原标题:他们为何愿意与垃圾焚烧发电厂为邻?︱破解“邻避效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发电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