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福建十三五规划:适度发展绿色火电优先发展热电联产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文)

2016-04-28 08:4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福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推动机械装备高端化发展。重点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突出智能制造及运用,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加快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研发,构建高端机械、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化输配电设备、轨道交通装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风电核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链,建立健全重大装备开发制造体系,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产业基地和国家级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修造基地。专栏3:三大主导产业重大工程

电子信息:建设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及东南沿海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形成沿海集成电路产业带,推动福州新型半导体显示器、厦门集成电路、莆田高世代面板、卫星数据应用等一批高端项目建设。

石油化工:建设湄洲湾、古雷石化基地和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推进炼化一体化、乙烯、烯烃、芳烃、己内酰胺等一批龙头项目建设,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增加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的有效供给,加快芳烃—化学纤维聚合物产业链建设,发展高端聚烯烃塑料、工程塑料、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丰富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合成材料种类。

机械装备:拓展“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支持“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研发应用工程。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发动机、电动车、特种专用车、特种船舶、通用飞机、汽车研发中心、装备制造研究机构、新型交通装备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福州高端商务车和轿车、厦漳大中型客车和特种专用车、龙岩三明闽西北特种专用车和微型车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以及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通用航空、核电装备、风电装备等基地(园区)。

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突破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和新医药、海洋高新等产业规模化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技术依托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一代通信系统(含移动互联网)的网络设备、智能天线、智能终端。

新材料重点加强稀土及稀有金属材料、光电材料、化工新材料、环境工程材料、特种陶瓷材料、石墨烯等领域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打造一批国家级稀土、钨、储氢合金、高性能磁性、环境工程、特种陶瓷等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基地。

新能源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新型环保电池,建设海西核能工程技术中心、新能源汽车基地、新型环保动力电池制造研发中心,打造国家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国家级海上风电检测中心和东南沿海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节能环保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自动化控制、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高效电动机等工业节能设备,高效照明产品等节能产品,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设备及其配套产品和垃圾处理技术设备。扩大再生资源、战略金属回收利用规模,促进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城市餐厨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和废旧塑料制品资源化、规模化利用。

生物和新医药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药耗材、现代中药及中药材、生物制造、化学药物等,加大重大创新药物、重点仿制药物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开发和产业化,形成规模化发展。

海洋高新重点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材料等领域,提升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和海水淡化利用设备制造业竞争力。

三、推进传统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工程,实施工业强基、“机器换工”、质量品牌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等行动,广泛应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推动传统特色产业智能化改造和创新转型,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变,提高产品功效、性能、适用性和可靠性。轻工业重点推进食品工业、制鞋业、造纸业提升发展,打造全球顶尖的休闲运动鞋制造中心。纺织业发挥化纤、织造、染整、服装、纺机产业链优势,做大做强纺织化纤和服装生产基地。冶金业加快延伸下游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打造中国最大不锈钢产业基地和铜生产研发重要基地。电机电器重点推广集成制造、高效节能电机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鼓励发展高端产品。建材业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石材、建筑陶瓷、汽车玻璃工业发展水平。

专栏4:传统特色产业重大工程

工业强基工程:加快研发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提升铸锻、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及特殊加工等先进制造工艺水平。

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工程: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

食品产业集聚提升工程:做强闽东南和闽北果蔬加工、泉州休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沿海水产品加工产业带、闽西北畜禽产品加工业,提升闽南、闽北、闽东茶业加工水平。

铜生产研发重要基地:推动铜冶炼及深加工等重大项目建设。

不锈钢新材料重要产业基地:推动不锈钢新材料、节镍不锈钢深加工、不锈钢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

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强标准体系、计量测量体系建设,加快“福建制造”品牌建设。

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行动:提升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省级以上老工业园区扩区升级和循环化改造,创建25个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行动: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引导企业向新型网络化生产模式转变,推动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推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

“机器换工”专项行动:推动重点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机器换工”,累计完成10000台(套)以上。

 

第二节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一、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总结推广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成果经验。创新财政引导资金扶持方式,探索以服务业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融资增信等方式,吸引各类社会投资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业投入力度。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围。构建服务业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制订实施服务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完善土地和价格政策,促进节约集约绿色发展。

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高端化。加快推进物流、金融、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撑。加快多式联运设施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快建设物流节点、物流园区和航运枢纽,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流。加快发展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服务业,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建成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创意设计、数字传媒、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推进设计服务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加快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及有条件的城镇等区域集聚,推动在区域间形成分工协作体系和特色产业集群。到2020年,物流业、金融业成为新兴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超过3000亿元、3200亿元。

专栏5:生产性服务业重大工程

现代物流:重点建设厦门、福州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以及一批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和共同配送末端网点。推动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海外仓等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全省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通物流交易平台推广应用。

金融服务:重点建设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区、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平潭金融创新中心等金融集聚区,发展若干民营银行。

文化创意:重点推进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影视动漫实验园、海西国家广告业示范园等平台载体建设。推动创意创业创新园、创意产业园、闽台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服务外包:重点建设一批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产业基地和专业园区,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

三、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重点发展旅游、健康养老、商贸流通、文化体育和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开展省内旅游资源整合,推动旅游与特色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创建一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培育若干家年营业额超十亿元的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到2020年,旅游业成为新兴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打响“清新福建”品牌。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扶持建设若干个健康服务产业示范园区。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庭服务、市政服务、农村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以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住宅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去库存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专栏6:生活性服务业重大工程

旅游业: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高铁旅游、闽台旅游等,建成厦门、福州2个全域旅游市、10个全域旅游县(市、区)、100个休闲集镇、10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产品、旅游景区创新提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红色旅游精品以及旅游集散中心体系、旅游厕所革命等重大工程,推动国际旅游岛、生态旅游海岛、大型旅游综合项目等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福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