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重磅】储能产业化的创新与探索之路

2016-05-05 08:01来源: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作者:黄燕婷关键词: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无电地区大型光储微电网中的应用

边远地区地广人稀,远离大电网,供电困难,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供电是最佳选择。

索英电气积极探索储能系统在无电地区微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于2013年联合中能华辰在青海省杂多县建设的3MW大型离网光储微电网系统,即是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的重点项目。

该项目是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2012年“金太阳工程”的重点项目,电站由3MWp光伏、3MW/12MWh的双向储能设施组成,系统不含任何火电或水电机组,仅以光伏发电为能量来源,完全由储能变流器作为电网支撑,向杂多县新县城配电系统供电;系统运用6台储能变流器离网并联,实现了在无大电网支撑下多台储能变流器并联、光储互补协调控制的技术创新;储能系统在保障供电功率平稳和夜间正常供电的同时,也避免了独立光储系统的弃光、断电等问题,实现了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发电效率。

该项目建成后,电站年平均发电能力为500多万千瓦时,基本能够满足新城区公共及居民用电需求,对进一步改善县城多年来用电吃紧的局面,完善该县供电网络、改善民计民生、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杂多县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城市削峰填谷中的应用

随着电动汽车应用的日渐普及,充电问题也将日渐受到关注,采用直接接入大电网的电动车充电桩的使用,其快速充电势必会对电网造成大电流冲击,从而影响区域内的用电安全。索英电气运行于北京国贸大厦的绿色节能削峰填谷储能系统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该项目采用锂电池储能技术实现大厦电力的峰谷转移,从而平滑电网、改善供电质量,缓解电动车充电(尤其是快充)对现有电网系统的大电流冲击,保证供电运行安全,节省能源费用支出。另外,该系统配备了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将充电桩作为主动微电网的一部分,可适应未来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响应能力。

在农网末端中的应用

目前光伏农业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发展迅速,而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对光伏、储能在农业中的应用认识仍停留在光伏大棚、光伏养殖等方面,而福建安溪移动储能车在农村制茶用电中的应用,开启了储能与农网末端电力改善相结合的应用新模式。

福建很多地区存在着季节性用电负荷变化较大的问题。“中国茶乡”安溪每年制茶高峰期都存在着制茶用电的“尖峰时刻”,春、暑、秋三季制茶时期电网负荷猛增,形成罕见的尖峰负荷,导致局部区域、局部时段出现低电压现象。而在非制茶季节,用电负载率低,设备利用率低,供电效率低。针对这种负载率低的用电负荷,索英电气与国网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一起开展相关研究,实施移动式储能电站的示范工程。

结合实际需求,项目主要以移动式锂电池储能电站为平台,以集装箱为载体,以动力车为运输工具,将储能系统整合在动力车内,可不受地域限制,快速反应、随时调度。当局部区域、局部时段出现尖峰负荷时,可迅速到达指定区域进行功率补偿,弥补配电网因尖峰负荷而出现的供电能力不足和“低电压”现象,大幅度提高配电网末端的供电能力。

该项目为国内首台接入配电网末端的移动式功率补偿车,填补了移动式储能在农村电网末端应用方面的技术空白。

储能的产业化应用之路任重而道远

随着储能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企业建设的项目数量及涉及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多。

要实现储能产业化应用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一方面要求立足于自身技术的研发和实力提升,保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要在项目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在项目运营及设计方面推陈出新,“先试先行”。只有扎扎实实练好“内功”,储能真正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应用时代才会到来!

相关新闻:【重磅】中国电力储能产业现状与“十三五”趋势(图表)

【重磅】中国电力储能应用的挑战与对策(附项目)

原标题:储能产业化的创新与探索之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微电网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